•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首頁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十九大專題報道

    楊德森代表:為實現海洋強國夢孜孜以求不懈奮斗

    2017年10月23日09:54    來源:黑龍江日報

    原標題:為實現海洋強國夢孜孜以求不懈奮斗

    記者陳寶林攝

    “像海洋中的波濤久久不能平靜”,這是楊德森代表形容18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聆聽黨的十九大報告時的心情。

    這位德高望重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來自中國水聲技術發源地——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工程學院。長期與海洋打交道的他,說起話來三句話不離本行。

    楊德森說,十九大報告認真研判國內外大勢,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做出了重要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主要矛盾變化的判斷既符合發展實際,也為我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來自教育界的楊德森自然對報告中關于教育事業發展的論述極為關注。楊德森說,過去五年,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在世界多個大學排名和科技成果的排名中,中國高校位次越來越好。創新驅動戰略、高校綜合改革成效顯著,“雙一流”建設如火如荼進行。報告中提出,“加快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他清晰記得,一年前的5月30日,也是在人民大會堂,他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大會上描繪了建設創新型國家“三步走”戰略。

    十九大報告中,又發出了“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的號召,這都是一脈相承的,就是要求通過教育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產生更先進的科研成果。

    楊德森說,在“雙一流建設”中,培養創新型高級人才是高校的責任。哈爾濱工程大學力推“雙一流建設”,尤其是基層科技人員積極響應,曾創造了一天就成立14個產業開發公司的記錄。楊德森從事的是具有重要國防意義的水聲研究。他對記者說:“海洋強國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水聲人,我要繼續努力,為祖國的日益強大貢獻綿薄之力。”(記者 桑蕾 薛立偉)

    (責編:唐心怡、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十九大專題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推薦

      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數據庫
      直通十九大
      黨報天天讀
      海外看十九大
      學習詞典
      我是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