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首頁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十九大專題報道

    專訪鄭楊代表:金融只有與實體經濟結合才有希望

    2017年10月23日22:48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李海霞)“金融行業本身來源于實體經濟,沒有實體經濟就不可能有金融。”十九大代表、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員會黨委書記、上海市金融辦主任鄭楊22日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金融行業只有與實體經濟結合起來才有希望。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這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金融建設指明了方向。

    在鄭楊看來,十九大報告雖然只有寥寥數語,但是字字千金,完全體現了今年7月中旬舉行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中有關未來5年工作的三大任務,即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與深化金融改革。

    金融要把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鄭楊表示,金融不能在行業內自娛自樂,資金不能空轉“錢生錢”,要跟實體經濟結合起來。“金融這個行業來自于實體經濟,沒有實體經濟就沒有金融,離開了實體經濟金融很難有大作為。”

    事實上,金融內部空轉、資金供給效率低下,最終的結果只有兩個:要么脫離實體經濟形成并助推金融泡沫,要么服務于實體經濟但提升了整體融資成本,降低了資金的有效利用率。

    什么是健康的金融?什么是好的金融?在鄭楊看來,金融的發展要與人民的利益結合起來,金融要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要為黨的事業服務,要為人民的福祉服務。“好的金融和健康的金融,都必須服務和滿足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金融需求。上海要在提升金融服務整體水平方面始終走在全國的前列。”

    鄭楊認為,能夠讓人民通過金融改革、發展、開放,資產能夠增殖保值,財產性收入能夠增加,才能讓老百姓真正擁有獲得感。同時,盡可能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才能讓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實惠。

    鄭楊介紹說,上海已率先推出金融綜合監管試點,提出來了“誰的孩子誰抱走,沒有娘抱的孩子找個娘抱走”的理念,初步實現了金融監管的全覆蓋。“如果沒人管的地方,上海金融監管聯席會指定一個部門牽頭管起來。如果一般工商企業要從事金融業務就必須要持牌,不持牌是不能給予支持的。” 

    (責編:呂騫、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十九大專題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推薦

      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數據庫
      直通十九大
      黨報天天讀
      海外看十九大
      學習詞典
      我是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