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首頁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十九大專題報道

    感言

    2017年10月25日06:2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為十九大報道的后方編輯,雖未能親赴會場,但在前方來稿的字里行間,在與會代表的肺腑之言中,我仍能真切感受到這個新時代與普通人的共鳴,這段新征程和前行者的共振。

    ——人民日報編輯  楊  旭  

    在聽會時,在采訪中,記者明顯感受到了代表強烈的責任意識:很多代表來北京開會前廣泛征求了民意;不少代表還“跨界”建言:基層公安干警代表為提高鄉村干部養老待遇“代言”……由此不難看出,我們黨同廣大人民群眾心連著心,根連著根。

    ——人民日報記者  顧仲陽  

    第一次以記者身份參與重大會議報道,現場聆聽十九大報告,觀察黨代表們飽含智慧的發言討論,感動、驕傲、振奮,滿懷信心與動力。作為一名黨報工作者,我要在媒體融合發展大潮中勇于創新,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人生夢想。

    ——人民日報記者  季健明  

    三兩口吃完飯,凌晨四五點下班,時刻繃緊神經,是過去一周所有十九大特別報道編輯們的共同寫照。一塊塊版面、一篇篇報道吸引著全球讀者的關注,我為自己的付出而自豪。

    ——人民日報編輯  張  洋  

    7天時間,我們用文字記錄盛會,從黨代表豪情滿懷的發言中,看到了黨和國家的歷史性變革;從人民群眾熱切期待中,看到了新時代的光明前景和無限希望。讓我們扛起時代的責任,講好中國故事,記錄對偉大時代的共同記憶。

    ——人民日報記者  徐  雋  

    “青春是用來奮斗的”,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黨代表的奉獻:西藏地勘局第六地質大隊鉆探高級技工向巴扎西代表,常年在海拔4500多米的高原上爬冰臥雪,為祖國探尋礦藏;浙江寧波市公交總公司36路駕駛員陳霞娜代表,20多年立足平凡崗位,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出行服務……

    ——人民日報記者  郭舒然  

    在經歷了近兩個月的準備工作之后,人民網從18日開始正式進入報道的“十九大時間”。作為前方報道組成員,短短7天里,我和同事們共同見證了偉大的中國時刻。在全媒體時代,每一次重要會議都是對記者的考驗。通過不斷的磨練和挑戰,我們才能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新時代。

    ——人民網采訪中心記者  李海霞  

    過去五年的輝煌成就振奮人心,未來“兩步走”的戰略部署讓人憧憬。“熱淚盈眶”“此生不悔入華夏”“厲害了我的黨”……網友們滿懷激情的留言,讓人感受到神州大地正在興起學習領會貫徹十九大精神的熱潮。

    ——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記者  岳小喬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25日 13 版)

    (責編:王政淇、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十九大專題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推薦

      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數據庫
      直通十九大
      黨報天天讀
      海外看十九大
      學習詞典
      我是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