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專家發現蘆山縣地質災害近百處

    2013年04月24日09:4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四川省蘆山“4·20”7.0級強烈地震后,部分地質專家對蘆山縣4個重災鄉鎮龍門鄉、寶盛鄉、雙石鎮、太平鎮的公路沿線進行地質災害初步排查后發現,當地地質災害有近百處。

    4月21-22日,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兩個應急排查工作組人員對龍門鄉等重災鄉鎮進行了排查。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防治應急專家裴向軍說,在四個鄉鎮共發現崩塌(含危巖、落石)41處,平均規模平均規模1.5ⅹ104m3,其中規模最大的玉溪河右岸崩塌,位於玉溪村水壩上游約1公裡處,體積達20ⅹ104m3,規模較小的崩塌(落石)僅10-20m3,崩塌點多面廣,危險性大。

    此外,發現滑坡50余處,主要為淺層滑坡,大部分發育於山脊,呈“山剝皮”狀,少部分堆積於河(溝)床,體積1-10ⅹ104m3,危險性相對較小。

    裴向軍等專家研究后認為,余震與降雨將使引發新一輪的地震次生災害的最大因素。其中,降雨誘發淺層滑坡和坡面泥石流的可能性較大,特別是玉溪村后山、寶盛鄉政府后山,需加強防范。此外,專家表示,在震裂斜坡與鬆散物源尚未查明前,不排除余震和降雨誘發大規模滑坡而導致堰塞湖的可能性。

    專家認為,在搶險救援期間,政府對崩塌(危巖與落石)無法避讓的應按輕重緩急及時採取措施,如爆破清除或砂漿錨桿加固﹔滑坡、不穩定斜坡與泥石流則採用避讓和監測預警的方式。對臨時集中安置地應及時進行地質災害應急評估,災后重建期間的應急治理要科學規劃、逐步實施。(新華網成都4月23日電 顧華寧、吳曉穎)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四川省蘆山“4·20”7.0級強烈地震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