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我看十八大一年來

    百姓眼中的行政審批改革:行政審批“瘦身” “馬拉鬆”變“馬上辦”

    2013年11月25日17:3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百姓眼中的行政審批改革:行政審批“瘦身” “馬拉鬆”變“馬上辦”

    行政審批“瘦身” “馬拉鬆”變“馬上辦”

    ——山東百姓眼中的行政審批改革

    “從提交資料到辦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証等三項審批,隻用了10天。要在以往,至少需要55天。”山東中科投資公司最近切實感受了一把行政審批“瘦身”之后的辦事速度。

    中科公司辦公室主任尤鑫說:“過去跑個項目,一個部門接一個部門,一個公章接一個公章,程序比馬拉鬆都長,企業真的是要跑斷腿啊!再看看現在,速度提升了不少!”

    在全國簡政放權的大背景下,山東各地大幅度簡化行政審批事項,同時對審批事項實施全流程優化再造,解除政府部門對市場行為的不正常干預,提高服務效率。

    臨沂市圍繞“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服務質量最優”的目標要求,精簡、調整了近一半的市級行政審批項目,審批項目縮時提速率達到89.8%。此外,臨沂市每月還設立25天的“企業寧靜日”,讓企業安安心心做事。

    棗莊市在對行政審批事項進行“瘦身”的基礎上,還對保留的審批事項進行了“塑形”,意思是,即便是保留的審批事項,也要根據實際減少要件、簡化環節、縮短時限、提高效率。

    據了解,企業想投資一個項目,往往需要在很多政府部門辦理各項審批事項,每辦一項要跑至少一個部門。為了解決這種審批“馬拉鬆”,棗莊市出臺了“並聯審批方案”,把整個審批流程整合為立項、用地審批、規劃報建、施工許可、竣工驗收5個階段,每個階段由一個部門牽頭組織審批,這樣就不需要企業挨個部門報批。

    “一個建設項目,過去從項目落地到運營至少需要240天,實施並聯審批后,前4個階段不超過30天,加上審批前期工作、專家咨詢、技術評審、公示公告等時間,總計不超過140個工作日。”棗莊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

    不僅各地市,山東省級行政審批事項也經歷了大幅“瘦身”。記者從山東省政府了解到,僅今年8月份以來,山東省政府就取消省級行政審批事項63項,下放行政審批事項56項,省級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也由原來的87項大幅減少到了25項。

    簡政放權除了讓群眾辦理手續不用再多跑腿之外,還有經濟上的實惠。聊城市在進行行政審批事項“瘦身”的同時,還重點清理了與行政審批項目相關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通過審查論証,確定取消19項、免征14項、改變征收范圍4項,每年可為市本級企業減負6000萬元以上。棗莊市今年減少23項行政事業性收費,7項轉為經營服務性收費,每年可為企事業單位減負3700多萬元。

    “從審批事項改革入手轉變政府職能,將‘馬拉鬆’變成‘馬上辦’,有效減少了政府對微觀事物的管理,向著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的目標又近了一步。”尤鑫說。(新華網濟南11月25日電 記者婁辰)

    (責編:吳斌、程宏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