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七一社區(qū)        注冊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為官任性百姓遭殃

    2015年03月09日14:36   來源: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

    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為官任性百姓遭殃

    “山西是著名革命老區(qū),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杰地靈。山西發(fā)生系統(tǒng)性塌方式腐敗問題,我們很痛心。”在3月6日下午召開的全國人大山西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

    王儒林認為,山西的腐敗問題有三個特征,首先是量大面廣。縱向看,從省到市到縣到村都發(fā)生腐敗﹔橫向看,煤炭部門是腐敗的重災區(qū),交通國土是多發(fā)地帶,紀檢監(jiān)察、組織部門也發(fā)生了不少問題。

    二是集體塌方。山西發(fā)生的嚴重腐敗問題不是個案、孤立的,而是“一坨一坨”的。省級干部被查處7人,太原連續(xù)三任市委書記和公安局長被查。在查處一個城中村案件時,倒牽出幾十個官員。

    三是不收斂不收手,且貪腐數(shù)額巨大,動輒幾百萬、上千萬,甚至上億元。王儒林舉例說,有一個領(lǐng)導干部去年12月被組織調(diào)查,去年11月還收了一套三亞的房產(chǎn),被辦案人員帶走時兜裡還裝著1萬歐元的賄款。

    在王儒林看來,沒有從嚴治黨、沒有從嚴治吏、沒有扭緊總開關(guān)、沒有從嚴查處,是山西發(fā)生嚴重腐敗的四大原因。“隻有找到病根、查明原因,才有利於對癥下藥。”

    “一查就是一幫,一動就塌方。”王儒林說,山西要淨化政治生態(tài),必須刷新吏治。山西省管干部空缺近300名,如何選人用人是目前面臨的最棘手問題。“崗位不能長期空缺,但也不能今天提上來,明天又進去了。”

    在被問及“晉官難當”的感受時,王儒林直言:“官難當,百姓的日子就好過了。如果當官的都任性,百姓就遭殃了。”(王少偉)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