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

    “共富鄉村”的新產業(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

    本報記者 李增輝 姜 峰

    2024年07月26日07: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上桌,先端來盤鴨蛋,青殼似拳頭。磕開來,稻米和著蛋黃,紅彤彤,香噴噴。這是游客常點的爆款,菜名叫“金蛋”。

    近年來,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銅鼓鎮興隆村發展鄉村特色旅游,陸續開發出12道特色菜品,隨著游客逐年增多,農民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起來。

    “在生鴨蛋上敲個口,倒出蛋清﹔把村民自己種的稻米,用蛋清、茴香、青花椒腌制調味后塞進去,合上口,蒸熟即可?!?0后女店主張海華現場介紹“金蛋”的制作過程,“對了,腌料裡還有一味‘獨家秘制’——村頭就地取材的山柰……”

    “改革是山鄉熱土‘沸騰’的最大動力?!庇详柨h委書記祁美文說。酉陽地處武陵山區腹地,2023年以來,當地探索“國企+民企+村集體+農戶”模式,啟動50個“共富鄉村”示范建設,推進業態運營專業化?!啊吨泄仓醒腙P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更加堅定了我們振興鄉村產業、培育多元業態的信心。”祁美文介紹,今年上半年,酉陽縣50個“共富鄉村”示范村累計接待游客29.1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510余萬元,村均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增幅達112%。

    酉陽有個萬畝梯田景區,游客眾多,從縣城往返景區,興隆村位於中間。全村群山環繞、風景秀麗,村前一條花灘河,水質清澈。大學畢業后曾在北京闖蕩歷練的張海華,2023年6月回到興隆村成立公司,開發旅游產業。她將業態精準定位於“順道游經濟”,“關鍵要吸引往來游客在興隆村歇腳?!?/p>

    河道清淤,礫石做成景觀梯﹔搭起帳篷,戶外打造親水地﹔本地茶葉、西瓜、柚子變身鮮果茶、冰湯圓,匆匆過客紛紛駐足……精準引流打出名頭,引來不少團建訂單。

    可一摸底,興隆村滿打滿算才能“鼓搗”出18個房間23張床位。

    面對經營難題,酉陽縣協調縣旅投集團牽頭,投資對興隆村閑置民房進行嵌入式改造,打造出75個房間115張床位的精品民宿。停車場建起來了,河道清理出的鵝卵石、條石,鋪成鄉間小路。路旁,村裡發動村民,辟出觀光採摘田,紅薯、玉米、黃瓜,56個品種,游客可飽眼福享口福。

    “菜椒、二荊條、小米辣……光辣椒就種了5種。不能光搞硬件,服務更得跟上!”員工冉小琴負責餐飲板塊,“金蛋”爆款菜品就是她琢磨出來的,“‘底薪+分紅’,收入是縣城工作時的3倍多。”

    不只是觀光餐飲,跳土家族擺手舞、動手制作青蒿粑粑,鄉村文化也加入進來。正值暑假,興隆村的5門研學課程,讓團隊訂單紛至沓來,促“順道游”走深走實。

    “寧可一人住千次,不可千人住一次。”這是興隆村村民陳祝華開民宿的口頭禪。如今,客人入住前她就在屋裡擺上果盤,放上手寫的村情介紹卡片,年近60歲的她還學會了拍視頻,“經營民宿要用心,不能落在時代后面。”

    今年,畢業於中南民族大學商務英語專業的李康順聽說了老家興隆村的變化,回來一看,當即加入張海華團隊,“這個夏天,還有5名咱村考出去的大學生要回鄉創業。”

    “培育多元業態、振興鄉村產業,興隆村一定更興隆。”張海華信心滿滿。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26日 01 版)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