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學習貫徹十八大 走基層大型采訪8

    輝縣新藍圖:好房還有好環(huán)境

    2012年12月17日09:05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qū)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輝縣裴寨新村。資料照片

    河南新鄉(xiāng)輝縣市的冬天特別冷,穿著羽絨服,還是忍不住打寒戰(zhàn)。“快進屋,今天冷!”67歲的李建梅大娘,拉著記者和常春社區(qū)黨總支書記李嵐進了屋。兩室一廳,不大,但窗明幾凈。

    這里是常春社區(qū)北區(qū)。曾經因采石被炸得千瘡百孔的荒山,成了宜居新所。“過去是采石頭的地方,別說樹,連草都長不好。”如今,一棟棟樓房整齊有序,樓前樓后鋪著水泥路,山頂培了草、種了樹,幼兒園、小學、社區(qū)衛(wèi)生站、超市、有健身器和燈光球場的文化廣場……“原來老房、宅基地啥的折算了4萬2,俺再添1萬多就和老伴住進了新房。”李大娘掰著手指頭給記者數說新家的好處:“這里有人管衛(wèi)生,每天掃,多干凈!晚上路燈可亮了,俺老頭每天晚飯后繞著社區(qū)散散步,走個5里,回來泡腳看電視,可好哩!”

    “我們不能光蓋房,綠化、垃圾處理、污水處理都得跟上。”李嵐拉著記者走上山坡,可以看到幾處直徑幾十米的大坑,有的已經蓄水,有的正在施工,“這些都是過去采石造成的坑,我們準備建成互相貫通的小水庫。原來我們只是想解決生活和生產用水問題,現在又加入了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新內涵。”在李嵐的規(guī)劃中,觀光農業(yè)、漂流等旅游項目都有了著落,“利用荒山建房,節(jié)約出來的土地或復墾復耕、或招商引資。”

    不只李嵐有這樣的想法,就在輝縣市最東端的張村鄉(xiāng),光明日報基層聯系點裴寨社區(qū)正在爭創(chuàng)省級“生態(tài)文明村”。村委會副主任裴龍德帶記者參觀了社區(qū)的污水處理站和秸稈沼氣站,“這個污水處理站占地500平方米左右,每天能處理生活污水200噸,處理之后的水用于灌溉。”而沼氣站能供社區(qū)住戶生火做飯,“規(guī)劃能供500戶,我們這里用不完!”

    輝縣市委書記崔學勇說,在近幾年的建設中,輝縣探索出一條內涵式城鎮(zhèn)建設的路子,被譽為“輝縣模式”。“比如在農村,我們大力推行利用荒山荒坡建設社區(qū),引導農民有序向新型農村社區(qū)聚集。大家的居住環(huán)境改善了,節(jié)約出來的土地,條件好的復墾復耕,發(fā)展現代化高效農業(yè);條件不好的,平整出來招商引資,就地解決農民就業(yè)問題。”他說,市里正在組織深入學習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近期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十八大報告中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等新提法,對輝縣的發(fā)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現在的輝縣正處于大建設的時候,你下次再來輝縣,一定會看到一個天藍地綠、山美水凈、宜居宜業(yè)的美好家園。”(記者 劉先琴 齊芳)

    (責編:楊麗娜(實習)、程宏毅)


    相關專題
    · 新聞戰(zhàn)線“學習貫徹十八大”大型主題采訪活動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