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曉楠
2013年06月21日14: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
王 棟攝 |
![]() |
朱镕基著作 |
![]() |
李瑞環 |
![]() |
吳官正和夫人 |
![]() |
李嵐清著作 |
截至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紀委原書記吳官正在近日出版的《閑來筆潭》一書的印數已近40萬冊。稍早之前,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全國政協原主席李瑞環推出的新書《看法與說法》,同樣獲得了可觀的銷量,市場反響良好。
近年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級別的高官在退休后出書已然不是什么新鮮事。業內人士認為,卸任領導人出書、把批示類文稿公開等現象,是政治透明的一種表現,也是時代進步的表現。
出書講述難得經歷
以領導人名字加“選集”(“文選”、“文集”)命名,以中共中央文獻編委會編輯、人民出版社出版是這類書籍的最高規格。進入新世紀后的2006年8月,《江澤民文選》即由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輯,人民出版社出版。
不少老常委的著作都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日前,該社政治編輯一部主任張振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喬石談民主與法制》,《朱镕基答記者問》,《朱镕基講話實錄》,吳官正《閑來筆潭》、《正道直行》等書都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張振明對老常委們出書的類型作了一番梳理:這些書涵蓋了多種題材,有綜合性著作、專題性著作,還有回憶隨筆類著作,其中多數為工作文稿,也有部分非工作文稿;體裁形式多樣,包括文集、回憶錄、隨筆、日記、答問錄等。
比如《李鵬三峽日記》,收錄了李鵬自1981年至2003年6月的三峽日記,是一部全面反映三峽工程建設的最具權威性的作品。
一些老常委的書還具有鮮明個性特色,比如有相當藝術修養的李嵐清連續出版了《李嵐清教育訪談錄》、《李嵐清音樂筆談》等書。
而《閑來筆潭》則是吳官正將自己退休后“閑時走走、看看、想想、議議”的諸多所得收錄成輯,其中還有他創作的45幅蘊涵為人為官哲理的畫作,成為中共高層領導人退休后所出版的很少見的具有文學趣味的著作。
出版反響良好
張振明認為,不少老常委出的書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為記錄、研究黨史國史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因此每一出版,均受到政界學界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關注,有的還登上了暢銷書排行榜。
比如李瑞環,從2005年開始相繼出版了《學哲學用哲學》、《辯證法隨談》、《務實求理》和《看法與說法》等著作,其中《學哲學用哲學》發行量已超過100萬冊。在近期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看法與說法》一書,以摘要的形式集錄了李瑞環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等各方面問題的看法和說法,市場銷量很大,面對市場上頻頻傳回的銷售喜訊,出版社方面已組織安排了第二輪、第三輪印刷。
再如朱镕基,《朱镕基答記者問》和《朱镕基講話實錄》(一至四卷)都銷量巨大,這些著作收入了這位個性鮮明的前總理的許多講話、談話、文章、信件、批語,諸多內容為首次公開披露。兩書的發行量都超過了百萬冊,成為著名的暢銷書。
張振明認為,老常委們雖然已經退休,但因為身份特殊,他們的書涉及的大多是黨和國家的大事,很多書內含有他們第一次公開發表的講話和文件,反映出很多重大決策、重要政策出臺的過程,某種程度上也是歷史解密。因此類似書籍一出,均引起極大關注。
吳官正的《閑來筆潭》至今發行量已近40萬冊,當當網、卓越網等網上書店每天的零售量在千冊以上。“與嚴肅的工作文稿不同,這本書以平民視角和有情有義的真心話,配以罵‘臟官’、憂霧霾等有現實指向意味的畫作,流露出作者的許多個人心聲,很有人文趣味,受到讀者熱捧。”作為該書責任編輯的張振明這樣認為。
書中思想可供借鑒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在接受采訪時認為,老常委們出書擴大了信息開放幅度,提高了政治透明度,不僅使一些檔案文獻的解密期大為縮短,同時也將該時代的高層政治決策透明化,是政治透明度的表達。
中央黨校報刊社社長、黨史專家謝春濤對本報記者表示,隨著中國民眾民主意識的提高,國家重大決策不僅跟領導人有關,也跟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對重大決策出臺的歷史背景、內幕以及據此預測未來發展趨勢都越來越關注。因此,雖然這些老常委已經卸任了,但多年后回首過往,他們的總結和歸納對于歷史研究者來說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寶貴財富。
“更重要的是,由于他們曾身居要職,具體參與了國家重大事件的決策,他們在書中反映出來的思想和觀點,也能為現在所借鑒,讓政府更好地造福人民。”謝春濤說。
謝春濤同時認為,隨著社會發展,一些限制會逐漸減少,領導人出書應該會越來越多。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