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報早讀>>熱點·視點·觀點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談城鎮化中的土地制度完善

    現場: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須守住“三保”底線

    記者  陳仁澤

    2013年06月26日08: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必須抓住城鎮化轉型發展的有利時機,推進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完善,釋放改革“紅利”,促進土地高效配置和節約集約利用

      

      時間:6月24日

      場合:國土資源部“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座談會”

      

      6月24日,浙江紹興市,國土資源部“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座談會”現場氣氛熱烈。來自天津、山東、內蒙古、蘇州等13個省(區、市)、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負責人,圍繞如何在城鎮化進程中改革完善現行土地管理制度,爭相談體會、提建議,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聽得認真,不時記錄。

      “城鎮化發展戰略對土地利用活動和土地管理制度有著深刻影響。”聽完大家的發言,姜大明說,當前無論城鎮還是農村,土地利用粗放現象都相當普遍,土地的高效配置和節約集約利用任務十分艱巨,將貫穿于城鎮化轉型發展的全過程。而推動土地高效配置、節約集約利用有賴于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創新。“我們必須抓住城鎮化轉型發展的有利時機,推進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完善,釋放改革‘紅利’,促進土地高效配置和節約集約利用。”

      推進改革是否意味著徹底拋棄現行土地管理制度?姜大明指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應當在繼承中發展、在實踐中完善。他強調,要找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定位和主線,把握好兩條主線:一條是,現行的土地管理制度框架與我國的基本制度、資源基本國情、經濟社會發展階段要求是基本相適應的,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征收、土地有償使用等三大核心制度應當繼續堅持,在改革中逐步完善,使之更加定型、更加成熟。另一條是,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完善需要堅實的探索實踐支撐,基層的創新實踐經驗是源頭活水,必須充分尊重地方和群眾的首創精神、認真總結地方實踐經驗,扎實穩步推進。

      姜大明說,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還必須守住底線。一是“保發展”底線——適應“四化”同步發展的特定階段要求,應始終將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作為履行職能的核心,科學配置土地資源,提升土地價值,為推進新型城鎮化提供有效的空間支撐和持續的資金保障。二是“保資源”底線——適應我國人口資源特殊國情要求,應始終把嚴格保護耕地作為改革的前提,繼續堅守耕地保護紅線,實行耕地數量、質量和環境并重保護,進一步夯實城鎮化發展的現代農業基礎。三是“保權益”底線——順應土地管理制度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特有地位的要求,應始終把維護權益、群眾滿意放在首位,堅持以人為本、地利共享,協調好土地利益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 人民日報 》( 2013年06月26日 11 版)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