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報早讀>>地方要聞

    夢鴿申請公審其子強奸案

    有律師認為法院采納可能性極低
    高健
    2013年07月29日07:35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夢鴿申請公審其子強奸案

    昨天,李家法律顧問蘭和在其微博里,發表了一篇夢鴿《關于公開審理的申請》,要求法院就李某某強奸案公開審理。對此,女方律師很快針鋒相對地在微博里援引不公開審理的相關法條,并戲稱“復習一下下”,言下之意——李家發表這樣的申請,猶如法盲。記者采訪了第三方律師,其表示:涉及隱私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法院采納這一申請的可能性極低。

    蘭和對李某某的母親夢鴿的《關于公開審理的申請》做了一番解釋,在隱私與真相的抉擇之間,夢鴿女士勇敢地選擇了后者。近日,夢鴿將向法庭提交申請,要求公開審理李某某案,讓所有的事實、證據和辦案過程一律公開化,接受全社會的監督,去除神秘感,消除公眾對其家庭和司法的雙重誤會。一切讓事實和證據開口說話。

    申請人署名為“夢鴿”的《關于公開審理的申請》中如此寫道:“為了使得案件能真正回歸到事實與法律的正常軌道上來,得以客觀公正的審理,還原事實真相,給社會一個全面真實的交代,我作為本案被告人李冠鋒的監護人,現懇請貴院公開審理此案,讓案件所有的證據、事實和辦案過程都得以透明公開,切實接受法律、公眾、輿論和歷史的檢閱。”

    蘭和的這條微博發表于昨天16時07分。一個小時后,被害人律師田參軍也發表一條微博:“《刑事訴訟法》第183條: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第274條:審判的時候被告人不滿十八周歲的案件,不公開審理。最高法關于適用《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467條:開庭審理時被告人不滿十八周歲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復習一下下。”

    對此,記者采訪了第三方律師——北京市合川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維鋒。“該案之所以不公開審理,涉及到兩種保護,一是李某某作為未成年人的權益,以及被害人的隱私權。”張律師解釋說,如果李某某在開庭時,年滿18歲,就不再適用未成年人保護,一般案件可以公開審理。但是,該案是一起強奸案,強奸案件一般都涉及被害人個人隱私,在新刑訴法中,個人隱私和國家秘密一樣,都屬于法定不公開審理的案件范疇。“我認為,法院采納公開審理申請的可能性極低。”張維鋒判斷。

    既然被法院拒絕是一個“不出意料”的結果,作為法律人士的蘭和為何還要發表夢鴿的這篇申請呢?有網友猜測,這是李家的另一步棋:明知法院不可能接受申請,仍高調發表,以證明自身無愧,也算一種“訴訟策略”吧。

    “我想蘭和對法律應該是熟悉的,對于這種申請的后果也心知肚明,在夢鴿作出申請決定前應該解釋了相關情況。”張維鋒指出,這種行為雖然會引起媒體聚焦,但即使造成輿論風潮,對司法審判的影響也極為有限。

    此外,還有網友質疑“夢鴿”是藝名,其本名叫劉清娣,一篇簽署著藝名的《關于公開審理的申請》是否有效?對此,北京市東衛律師事務所律師戴福認為,如果夢鴿已經改成為其本名,當然有效;但如果是藝名,其與戶口本上名字不符,自然與李某某不構成監護人關系,所以這份申請不能通過法院審核,應該簽署本名。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