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七一社區        注冊

    習近平:創新合作模式 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2013年09月07日12:4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阿斯塔納9月7日電(記者孫海峰、姚奕)今天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作重要演講。習近平表示,為了使我們歐亞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以下為演講摘要:

    為了使我們歐亞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是一項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大事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先做起來,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

    第一,加強政策溝通。各國可以就經濟發展戰略和對策進行充分交流,本著求同存異原則,協商制定推進區域合作的規劃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為區域經濟融合“開綠燈”。

    第二,加強道路聯通。上海合作組織正在協商交通便利化協定。盡快簽署并落實這一文件,將打通從太平洋到波羅的海的運輸大通道。在此基礎上,我們愿同各方積極探討完善跨境交通基礎設施,逐步形成連接東亞、西亞、南亞的交通運輸網絡,為各國經濟發展和人員往來提供便利。

    第三,加強貿易暢通。絲綢之路經濟帶總人口近30億,市場規模和潛力獨一無二。各國在貿易和投資領域合作潛力巨大。各方應該就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問題進行探討并作出適當安排,消除貿易壁壘,降低貿易和投資成本,提高區域經濟循環速度和質量,實現互利共贏。

    第四,加強貨幣流通。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在本幣結算方面開展了良好合作,取得了可喜成果,也積累了豐富經驗。這一好的做法有必要加以推廣。如果各國在經常項下和資本項下實現本幣兌換和結算,就可以大大降低流通成本,增強抵御金融風險能力,提高本地區經濟國際競爭力。

    第五,加強民心相通。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搞好上述領域合作,必須得到各國人民支持,必須加強人民友好往來,增進相互了解和傳統友誼,為開展區域合作奠定堅實民意基礎和社會基礎。

    更多精彩講話


    習近平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 引用哈薩克諺語開篇

    習近平:絲綢之路上各國人民共同譜寫出千古傳誦的友好篇章

    習近平:中國同中亞國家關系發展面臨難得機遇

    習近平:中國將在未來10年向上合組織成員國提供3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

    習近平:兩國青年一定會成為中哈友誼的使者

    本網獨家報道


    組圖:習近平主席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

    習近平演講引發熱烈反響 孔子學院學生期待有更多機會到中國學習

    專訪歐亞大學孔子學院院長:期待習主席帶來更多中哈學生交流機會

    專訪駐哈薩克斯坦大使樂玉成:開辟現代絲綢之路 推動中哈關系不斷向前發展

    許勤華:與中亞國家合作有利于獲取和平發展戰略依托

    張寧:中亞國家在中國外交格局當中地位重要

    專家介紹:中國與中亞國家交往合作的三階段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黨員學習微平臺”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董宇、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