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網(wǎng)友熱議

    組織部門在深化改革中如何“發(fā)力”?

    新手稻草人
    2013年11月18日13:31   來源:人民網(wǎng)-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
    【字號 】 打印 社區(qū)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戰(zhàn)略部署,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毛澤東說過,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如今,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已經(jīng)吹響,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進入到了新的階段,正需要千千萬萬領導干部去落實,而作為管理干部的組織部門,又當如何發(fā)力呢?

    一是為深化改革“打牢根基”。俗話說,根基不牢,地動山搖。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力的組織保證,把改革“大廈”的根基打牢靠,能抵御任何“外力”沖擊。要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引導廣大黨員積極投身改革事業(yè),發(fā)揚“釘子”精神、“黃牛”精神,為全面深化改革“發(fā)光發(fā)熱”;同時,繼續(xù)抓好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讓領導干部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推進干部隊伍作風建設。

    二是為深化改革“輸送血液”。鄧小平指出,事情成敗的關鍵是能不能發(fā)現(xiàn)人才,能不能用人才;那么全面深化改革,離不開頂層設計,更離不開足夠的人才支撐。組織部門應當拓寬選人視野和渠道,建立集聚人才體制機制,選拔更多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為各項改革“添磚添瓦”。此外,打破體制壁壘,掃除身份障礙,破除“官本位”觀念,不拘一格降人才,讓更多生力軍參與到深化改革的大潮中來。

    三是為深化改革“打掃清潔”。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的是一支廉潔的干部隊伍,若是干部內(nèi)部發(fā)生“病變”,或是混入了“耗子屎”,就會壞了改革這鍋“好湯”,故而組織部門必須時刻做好“清潔”。一方面,守好選拔干部的“大門”,堅守公道正派,嚴格選拔程序,不講關系、不講情面,不放過任何“問題干部”進來;另一方面,加強干部教育監(jiān)督管理,給領導干部“洗洗澡、治治病”,掃除干部隊伍的不正之風,為深化改革營造風清氣正的環(huán)境。

    全面深化改革,組織部門要當好“后勤部隊”,提供有力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讓改革的步伐走得更穩(wěn)。

    (責編:趙娟、謝磊)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