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中央宣講團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引發(fā)熱烈反響

    2013年11月27日10:31   來源:四川日報數字版-首頁
    【字號 】 打印 社區(qū)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以實際行動推進四川改革發(fā)展

    11月26日上午,成都金牛賓館大禮堂座無虛席,電視屏幕不斷切換各分會場的畫面,成都主會場和21個市(州)分會場共5300余名干部群眾專注聆聽著一場高水平、高質量的宣講報告。

    臺上,中央宣講團成員、全國政協(xié)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施芝鴻的宣講充滿激情、深入淺出。他時而采用生動的網絡用語,時而引用國外媒體的評價,宣講既有理論高度、思想深度,又有很強的針對性、實用性。

    臺下,干部群眾聽得仔細、認真,有的奮筆疾書,還有人在自己帶來的全會《決定》資料上不停地圈點。

    來自國家統(tǒng)計局四川調查總隊的李志敏生怕錯過了精彩的內容。“報告很實在很貼心,講出了很多創(chuàng)新點和關鍵點。”

    報告會一結束,省委講師團團長謝越就沖上講臺。作為我省宣講團成員,她很快要到全省各地去宣講,于是就自己關注的國家治理與國家管理的區(qū)別、如何轉變政府職能等問題,與施芝鴻展開交流。“政府職能轉變和國家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直接聯系在一起,政府機構改革將按照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資分開的要求,政府向社會放權、向地方放權、向企業(yè)放權、向基層放權,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宏觀管理,使得政府和各種社會團體、社會組織以及各行各業(yè)的治理機構共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施芝鴻的回答讓謝越深受啟發(fā)。“宣講加深了我對全會精神的理解和把握,我會把宣講精神繼續(xù)傳遞下去。”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對國家發(fā)展和老百姓的生活產生哪些重大影響?”成都市青羊區(qū)委宣傳部副部長馮照援抓緊互動機會,向施芝鴻提出問題。“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你會想到今天中國的面貌嗎?”施芝鴻反問。“完全想象不出來。”現場的干部群眾說。“變化從哪里來?是靠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干出來的,是靠銳意改革改出來的。今后全國人民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指導下,高揚改革旗幟,奮力改革攻堅,可以想象到2020年,我們國家的面貌還會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會更加發(fā)展進步,成為法治中國、平安中國、美麗中國,對老百姓而言,幸福感會更加強烈。”施芝鴻的回答讓馮照援點頭稱是。

    走出會場,大家邊走邊討論。“聆聽了宣講,更加堅定了科學發(fā)展、加快發(fā)展,奮力推進四川‘兩個跨越’的信心,將結合本職工作,抓好貫徹落實。”(記者 龐瑩)

    (責編:王金雪、常雪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