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拿出大膽干的勇氣來
走出頭腦里的“深水區(qū)”,勇于解放思想、敢于擔當、銳意進取,才能順勢作為、應(yīng)勢成事;挺進實踐中的“險灘區(qū)”,無畏壓力、敢于涉險,才能闖過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個“險灘”;步入制度上的“保障區(qū)”,保護改革、鼓勵改革,改革才能走得好、走得快、走得遠
當前,我國改革已經(jīng)進入攻堅階段。如何全面深化改革?關(guān)鍵是要拿出大膽干的勇氣來。
毋庸諱言,近些年來,有的地方在深化改革上存在“猛踩油門不掛擋”的現(xiàn)象,動靜很大,卻踟躕不前。《中共中央關(guān)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出臺,可謂是為全面深化改革“掛擋提速”,進入了快車道。我們現(xiàn)在要討論的,不是要不要改革的問題,也不是糾結(jié)于啥時改的問題,而是需要一門心思地考慮如何大膽干的問題,盡快讓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地生根、開花結(jié)果。
大膽干,需要走出頭腦里的“深水區(qū)”。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一些人頭腦里陷入了“深水區(qū)”:有的安于現(xiàn)狀不想改,口頭上擁護改革、骨子里卻拒絕改革,生怕改革“改到自己頭上、損了自家利益”;有的畏首畏尾不敢改,只愿當旁觀者、不肯做踐行者,擔心改革“得罪當權(quán)派、誤了卿卿前途”;有的視野狹窄不會改,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按下葫蘆浮起瓢。沒有思想的先導(dǎo),就不會有行動的跟進;不從思想上破冰,行動上就難以突圍。走出頭腦里的“深水區(qū)”,勇于解放思想、敢于擔當、銳意進取,才能順勢作為、應(yīng)勢成事。
大膽干,需要挺進實踐中的“險灘區(qū)”。現(xiàn)在容易改的基本都改掉了,剩下的大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難闖的“險灘區(qū)”,情況更加復(fù)雜,挑戰(zhàn)更為艱巨,人們的期待更高,支付的成本也更大。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人缺乏闖“險灘區(qū)”的勇氣,遇到“險灘”繞著走,生怕“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再險的灘也得蹚過,再硬的骨頭也得拿下,因為我們別無選擇。改革良機稍縱即逝,我們等不起也拖不得。挺進實踐中的“險灘區(qū)”,無畏壓力、敢于涉險,才能闖過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個“險灘”。
大膽干,需要步入制度上的“保障區(qū)”。今天,推動改革的復(fù)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一點都不亞于改革之初。社會關(guān)系之繁、部門利益之障、統(tǒng)一思想之難、觸動“奶酪”之阻,橫亙在前進路上,繞不過、躲不開。無論改革方案多么縝密、智慧多么高超,都不可能皆大歡喜,總要得罪一些人,難免招來是非、惹上麻煩。進入“深水區(qū)”的改革需要勇氣和智慧,更需要制度保障,讓不愿改革的下、不會改革的讓、改革成績突出的上。步入制度上的“保障區(qū)”,保護改革、鼓勵改革,改革才能走得好、走得快、走得遠。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也是我們黨最鮮明的旗幟。大膽干,是改革開放35年來的經(jīng)驗總結(jié),更是當今中國社會的強烈共識。“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秉持大膽干的勇氣和擔當,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地推進各項改革,必將演繹美麗動人的“春天的故事”,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中國夢成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