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購、打車難等問題令越來越多市民產生租車代步的現實需求,P2P租車應運而生。但目前業內對P2P租車模式的看法尚未統一,法律法規對市場上存在的諸多問題也沒有明晰界定,P2P租車前景如何有待進一步觀察
打車應用的狂潮剛過,一大波P2P租車應用又異軍突起。北京的吳先生想用手機租車應用軟件租一輛車,但面對眾多的租車應用一時傻了眼,易到用車、PP租車、寶駕租車,還有Uber……這些軟件有區別嗎?
所謂P2P(Peer to Peer)租車,是指用戶通過手機租車應用尋找到附近的閑置車輛,再通過租車應用對接、交易,支付完成之后就可以取車用車。P2P租車利用互聯網平臺,將極度分散的車輛資源對接整合,大大提高車輛的使用率。與傳統租車公司相比,P2P租車剝離了車的負累,因而平臺更輕,更具活力。
專家介紹,目前P2P租車的運營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與汽車租賃公司合作,另一種是私家車加盟。他們提供的服務又可分為自駕和代駕,前者只提供駕駛車輛,后者提供司機駕駛服務,用戶可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選擇。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認為,P2P租車模式在國外已有先行者,并且十分成功。在國內,一些大城市施行限購政策及打車難等問題,令越來越多的民眾產生汽車租賃的現實需求,一些創業者也順勢推崇“分享經濟”的理念,在資本和需求的雙重推動下,國內的P2P租車行業方興未艾。
除了較早布局市場的易到用車、PP租車等之外,百度、阿里、騰訊也將競爭的戰局轉入租車領域,相繼推出一號專車、百度專車等。
雖然P2P租車前景被一致看好,但不少租車平臺采取私家車及其司機“掛靠”租車公司加盟的模式,打了私家車投入營運的政策“擦邊球”,因而有“黑車洗白”的嫌疑。根據現行法律,配備司機的汽車租賃屬于客運服務,需要取得運營資質。因此,這種運營方式在合法性上存在爭議,其潛在的行業誠信和安全風險問題也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
8月12日,北京市交通委員會運輸管理局下發《關于嚴禁汽車租賃企業為非法營運提供便利的通知》,明確規定嚴禁私家車用于汽車租賃企業經營,并禁止汽車租賃公司配備代駕司機,監管矛頭直指新興的P2P租車業務。
按照《通知》規定,易到用車的部分業務被認為是非法經營,發展模式面臨考驗。而PP租車回應稱,PP租車是P2P汽車共享自駕模式,不屬于汽車租賃經營的范疇,且不提供代駕。但有專家認為,共享自駕模式仍有觸碰法律紅線的嫌疑。
目前業內對P2P租車模式的看法尚未取得統一,法律法規對市場上存在的諸多問題也沒有明晰界定。一方面是用車的現實需求,另一方面是新興商業模式的潛在風險,P2P租車行業前景如何有待進一步觀察。
中國汽車租賃協會常務理事范永耀認為,未來兩年是P2P租車行業發展的關鍵時期,能否規避潛在風險,將影響到整個行業的發展與布局。另外,神州、一嗨等租車公司也在積極布局互聯網租車平臺,租車行業的競爭必將更為激烈。(記者 林紫曉)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