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七一社區        注冊

    北京學者解讀西藏白皮書:梳理成就,堅持方向

    2015年09月07日20: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北京學者解讀西藏白皮書:梳理成就,堅持方向

    “本次西藏白皮書的發布,是對過去50年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西藏自治區成功實踐的一次全面梳理,也預示著中央將繼續堅持沿著這一方向繼續走下去。”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當代研究所所長廉湘民6日在北京對中新社記者表示。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日發布2萬余字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實踐》白皮書,全面介紹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實行50年來,給西藏帶來的變化。

    廉湘民說,從本次白皮書發布的時間點來看,既是對過去50周年成就的回顧,也是對不久前召開的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會議精神進行闡述。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這次白皮書的話,那就是‘堅持’,堅持中央歷來治藏方略。”廉湘民認為,通過對西藏各方面取得成就的回顧,也展現了中央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自信。

    今年4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曾發布《西藏發展道路的歷史選擇》白皮書。廉湘民指出,同一年中發布兩份涉藏白皮書,這是在過去所未有過的。兩份白皮書相互呼應,應結合起來看。“在這個時候強調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也是徹底否定十四世達賴集團所提出的所謂‘中間道路’。”

    廉湘民說,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不僅在西藏,在全國其他地區也得到成功實踐。從各少數民族實際特點出發,無論從理論設計還是實踐來看,這種制度可以促進各地區發展,又能有效保護和發展這些地區的文化特色。事實證明,該制度有其生命力。

    廉湘民指出,從歷史上來看,在西藏的“自治”一直是“上層自治”,是少數人統治多數人;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人民自治”,是絕大多數人當家作主。“西藏該如何發展還是應由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西藏各族人民來決定,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他將白皮書正文分為3部分,包括西藏歷史新舊對比,理論闡述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宗教、生態環境5個方面展開分析西藏50年來取得的成就。“把宗教單獨作為一部分,也是由于西藏宗教氛圍濃厚,宗教工作的重要。”

    廉湘民強調,從白皮書中可以看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實踐,落腳點就在于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于其物質、精神方面的不斷豐富。“這對西藏未來發展同樣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中新社北京9月6日電 楊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