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分享

    “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展板圖片選登(第二展區)

    2017年09月27日07: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國新一代國家測繪基準體系,具備高精度、三維、動態、陸海統一以及幾何基準與物理基準一體的特點。圖為測繪地理信息工作者在西藏無人區進行高等級水準測量。

      我國水電裝機容量穩居世界第一,截至2016年底達到3.3億千瓦。圖為位于四川和云南交界金沙江下游峽谷河段的溪洛渡水電站,是中國第二、世界第三大水電站,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攔沙和改善下游航運條件等綜合效益,并可為下游電站進行梯級補償。

      我國管轄海域面積近300萬平方公里,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圖為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開采現場。

      中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運營速度最快、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鐵路網絡,形成了勘察設計、工程建設、技術裝備、運營管理、安全保障、人才培訓的完整體系,積累了在嚴寒、沙漠、山區、高溫、潮濕等復雜多樣環境下建設運營的豐富經驗。圖為動車組列車行駛在滬昆高速鐵路。

      北京以構建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體系為強大支撐,著力增強原始創新能力,打造全球原始創新策源地。圖為北京市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2017年7月,擁有世界最長沉管海底隧道的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雙創氛圍日益濃厚,充分激發了廣大青年的創業熱情。圖為山東省即墨市大學生創業培育的“盆景靈芝”迎來采收和制作旺季。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將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和國家大數據戰略,涌現出一批重大標志性創新成果。創新對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顯著增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邁出堅實步伐。

      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工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服務業實現較快發展,新舊動能有序轉換,發展質量明顯提高,產業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為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和綜合國力穩步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撐。

      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加快構筑適度超前、安全高效、互聯互通的一體化現代基礎設施網絡。投資力度不斷加大,大批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建設項目相繼竣工投產,多節點、全覆蓋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初步形成,能源供給能力顯著增強結構優化,重大水利設施加快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實現跨越式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支撐引領作用。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27日 13 版)

    (責編:程宏毅、楊麗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