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期刊選粹>>中國共青團

    真心、真情、真愛——團慶云縣委精準發(fā)力決戰(zhàn)脫貧攻堅

    張國宏

    2019年11月26日13:15    來源:中國共青團

    共青團是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團組織。共青團事業(yè)是黨的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黨執(zhí)政的青年群眾基礎,事關黨和國家的未來。如何圍繞黨政關心、社會關注、共青團能為的方面找準發(fā)力點是各級團組織應該思考和推進的重點工作。近年來,山東省慶云縣共青團以教育扶貧為抓手,在脫貧攻堅戰(zhàn)中主動擔當、精準發(fā)力,多方尋求資源,爭取黨政支持,設立了4300余萬元的扶貧助學基金,創(chuàng)立了“三幫一”扶貧助學模式,幫扶全縣528名貧孤學子完成學業(yè),徹底解決了慶云縣適齡兒童因家庭貧困上不起學的現(xiàn)象。

    找準發(fā)力領域,爭取黨政支持

    只有青年有獲得感,共青團才有存在感。共青團是經(jīng)濟社會各方面發(fā)展的重要力量,但不是所有工作都能夠去做、有能力去做。各級團組織要主動關心和掌握青少年特別是貧困家庭青少年、殘疾青少年、農(nóng)村留守兒童等群體的成長需求,爭取社會支持,多提供常態(tài)化、接力式服務,真心幫助他們感受溫暖、健康成長。因此,我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要求和團中央關于青春扶貧的工作部署,積極行動,認真思考,不斷尋找參與脫貧攻堅的發(fā)力點,實現(xiàn)“小切口大縱深”。

    近年來,慶云縣通過希望工程、圓夢大學等措施解決貧困戶子女受教育問題,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在實際幫扶過程中,很多是臨時性救助,且大都停留在給錢給物的物質(zhì)救濟層面。我們認識到,從教育源頭力拔窮根,決不能停留在物質(zhì)救助層面,而要通過立體幫扶,扶貧與扶智、扶志有機結合,徹底改變貧困代際傳遞的問題,變?nèi)鮿萑后w為優(yōu)勢群體。經(jīng)過充分調(diào)研,結合慶云實際,我們把教育扶貧作為斬斷貧困代際傳遞、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重要抓手,創(chuàng)新開展了“三幫一”扶貧助學工作。即:一名副科級以上干部、一名優(yōu)秀教師、一名愛心人士3名志愿者共同幫扶1名貧孤兒童。其中,干部主要負責孩子們的親情陪護、家庭教育、家庭事務的協(xié)調(diào)解決,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做孩子健康成長的人生導師;教師主要負責定期走訪、心理咨詢、教育輔導,讓他們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做孩子茁壯成長的學習導師;愛心人士負責孩子們的物質(zhì)資助,解決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上的經(jīng)濟負擔,解決成長中的經(jīng)濟難題,做孩子無憂成長的感恩導師。

    摸排調(diào)查。年初,我與縣委分管領導研究全年共青團重點工作時,說到全縣的孤兒情況,他們的學習、生活等基本權益很難得到保障。團縣委非常重視。孤兒是最弱勢的群體,最需要幫助,要全面細致摸底全縣詳細情況。會后,我們迅速制定孤兒摸排方案,會同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團委、民政對全縣孤兒進行了全面摸排。當時登記在冊的孤兒每月享有民政部門發(fā)放的基本生活費720元,大部分困難家庭都把這些費用用于了家庭的日常支出,很少能用在孤兒本身。調(diào)查還發(fā)現(xiàn),90%以上的孤兒的需求是資金幫扶,希望得到縣城優(yōu)質(zhì)的教育資源。帶著這些問題,團縣委多方尋找資金并與縣直部分學校負責人進行聯(lián)系溝通,達成幫扶意向,但必要的學習、生活費用仍需籌措。

    籌集資金。4月11日,團縣委組織開展了“關愛手牽手·成長心連心”愛心企業(yè)家?guī)头鲐毨Ч聝夯顒樱埩说轮萁叹毿推髽I(yè)家俱樂部30余名愛心企業(yè)家到慶云調(diào)研座談。活動現(xiàn)場,達成了幫扶救助50名孤兒的意愿,籌款16.6萬元;本縣的一所民辦教育集團——云天教育集團董事長鄭天林承諾最少接收30名孤兒到云天集團免費接受從小學到高中畢業(yè)的教育。

    擴面排查。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黨政支持是共青團開展各項工作的動力源泉和重要前提。為了把這項工作做扎實,我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匯報了全縣孤兒情況和團縣委開展的精準扶貧工作情況,得到了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充分認可。按照縣委主要領導要求,我們要擴大資助范圍,幫助更多的孩子,由團縣委、縣扶貧辦分別對全縣貧困孤兒、事實孤兒學生和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學生進行了擴面排查。為此,我們在全縣開展了1次為期半月的大調(diào)研活動,把當時全縣505名孤兒和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家庭狀況、致貧原因等信息登記在冊。

    廣泛宣傳造勢,動員社會參與

    共青團組織是黨聯(lián)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具有廣泛動員社會組織、個人等社會力量參與中心工作的組織和平臺優(yōu)勢。

    自開展“關愛手牽手·成長心連心”愛心企業(yè)家?guī)头鲐毨Ч聝夯顒右院螅瑘F慶云縣委將“關愛手牽手·成長心連心”定位為慶云縣開展“青春扶貧”“希望工程”和“青少年權益保護”工作的具體抓手,發(fā)揮品牌效應,廣泛發(fā)動社會各界奉獻愛心。

    舉行愛心圖書集中捐贈活動。為全面解決學生大班額問題,打造渤海教育名城,全縣共啟動了101個學校建設工程,建成后學校圖書館缺口圖書近40萬冊。為在全社會營造“人人關心教育、人人支持教育”的濃厚氛圍,團縣委牽頭舉辦了“關愛手牽手·成長心連心”愛心圖書集中捐贈啟動儀式。作為募集活動的預熱和前奏,我在大會上作了一個奉獻愛心的倡議;縣委主要領導對全縣孤兒需幫扶情況和6月底的慈善晚會募集善款事宜進行了發(fā)動。

    創(chuàng)新募集善款模式。聯(lián)合縣廣播電視臺,開發(fā)了德州市首家縣級扶貧助學愛心手機平臺“大愛慶云”APP,發(fā)布孤貧兒童基本信息,宣傳各類扶貧助學活動,接收來自微信、支付寶等方面的網(wǎng)絡捐助,所得資金全部注入扶貧助學基金,并通過平臺公布助學資金使用情況,確保資金陽光下運行。

    發(fā)布扶貧助學倡議書。為確保扶貧助學資金籌集順利,團縣委聯(lián)合縣關工委、縣慈善總會印發(fā)了《慶云縣扶貧助學倡議書》、扶貧助學海報,通過慶云電視臺和“青春慶云”“慶云發(fā)布”等新媒體宣傳扶貧助學活動,營造全社會參與扶貧助學的濃厚氛圍,開始面向社

    會各界愛心人士籌集扶貧助學資金。

    突出主題舉辦助學晚會。6月30日19點30分,慶云縣舉辦主題為“眾志成城·奮發(fā)圖強·慶云縣扶貧助學立志在行動”慈善晚會。活動現(xiàn)場募集資金3083萬元,德州市副市長董紹輝、團山東省委青年發(fā)展部部長侯繼東、慶云縣委書記王曉東等領導共同按下啟動球,正式啟動慶云縣扶貧助學專項基金,全縣505名貧孤學生的學習生活問題全部被“兜底”解決。篩選出100名小學階段貧困孤兒全部到云天教育集團讀書至高中畢業(yè),期間產(chǎn)生的所有費用由扶貧助學基金、云天教育集團、愛心人士共同承擔。

    健全保障機制,確保長效運行

    為了嚴格管理助學基金,把善事辦好、把好事辦實,讓受助人舒心暖心,讓捐贈人放心安心。我們建立健全了完整的扶貧助學保障機制。

    建立管理組織。成立了由縣關工委主任任組長,縣人大、政協(xié)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團縣委、扶貧辦、教育局、民政局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扶貧助學專項基金管理小組和由社會知名人士、縣審計局負責人組成的基金監(jiān)督小組。基金管理小組具體負責對慈善總會賬戶中扶貧助學專項基金的管理使用,監(jiān)督小組負責全程監(jiān)督,保障了基金使用規(guī)范、陽光運行。

    制定規(guī)章制度。制定了《扶貧助學專項基金管理辦法》《扶貧助學專項基金管理制度》,明確了資助對象、資助流程、資助標準等。資助標準為義務教育階段每人每年3000元,高中階段每人每年5000元,大學階段每人每年6000元。大學階段每學期開學第1個月一次性匯入個人賬戶,其他教育階段每月10日前,按照標準將助學金匯入貧孤學子個人銀行賬戶。

    實行動態(tài)管理。符合條件人員提出申請后,須依次經(jīng)村(社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街道)黨委(團委)、縣級團委(扶貧辦、民政局、教育局)、基金管理小組審核,審核無異后召開基金管理小組集中會簽會議,簽字蓋章后納入幫扶范圍。并對貧孤學子實施全程動態(tài)管理,對中途輟學、大學畢業(yè)、退出標準等不再符合幫扶條件的人員及時進行清退,做到符合條件的全部及時納入,不符合條件的一律清退。

    樹立遠大理想。貧孤學子由于家庭生活困難、缺少父母關愛,自尊心強、普遍存在性格內(nèi)向、前途迷茫等問題,單純的物質(zhì)幫扶收效甚微。我們堅持物質(zhì)、精神雙幫扶,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既注重保障孩子的物質(zhì)生活條件,更注重保障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讓每一個孩子都樹立遠大理想,成長成才。為使扶貧助學工作和志愿服務工作長效推進,團縣委牽頭成立了慶云縣慈善義工志愿者聯(lián)合會。目前,登記注冊志愿服務團154個、志愿者10533人,“三幫一”志愿者1600余名。我們充分發(fā)揮青年志愿者作用,在全縣建立了38處愛心驛站、22處青年之家,與教育部門一道,進一步關愛貧孤學子的心理健康,大規(guī)模全方位對學生和家長兩大群體進行“心靈守護、親情陪伴”心理健康輔導培訓,拔掉他們心中的窮根、種下希望的大樹,堅決阻止貧困的代際傳遞。志愿者聯(lián)合會先后被授予中國公益網(wǎng)2018年度先進單位、山東省青年志愿服務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強化督導考核。為做到真管真扶,讓被幫扶貧孤學生感受到真心、真情、真愛,我們出臺了《慶云縣“三幫一”結對幫扶考核辦法》,全縣劃分為10個幫扶團,即城區(qū)幫扶團和9個鄉(xiāng)鎮(zhèn)幫扶團,城區(qū)幫扶團由團縣委書記任團長,鄉(xiāng)鎮(zhèn)幫扶團由黨委書記任團長,牽頭抓好本團的幫扶工作。每個幫扶團下設若干幫扶組,每組10人左右,設組長和副組長各1名。要求每個幫扶組制定幫扶計劃和幫扶措施,并要定期走訪幫扶。對科級干部、幫扶教師的要求是,每月與貧孤學子本人見面不少于1次(大學生除外);每季度到家中走訪幫扶不少于1次;要有走訪幫扶記錄和影像資料。每學年末由縣委組織部、團縣委、縣教育局牽頭負責對幫扶干部、幫扶教師進行專項考核,考核結果作為評先樹優(yōu)的重要依據(jù)。

    (作者系團山東省慶云縣委書記)

    《中國共青團》雜志授權人民網(wǎng)-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發(fā)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謝倩、閆妍)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