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08日10:44 來源:天津日報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許許多多海河兒女義無反顧地沖向抗疫一線、防疫前沿。這群平凡英雄背負著責任和使命,或不畏艱險逆向而行,或焚膏繼晷守土盡責,在抗疫斗爭中浴火淬煉,經受考驗。
赤心向黨、同心抗疫。截至3月6日,天津在抗疫一線發展黨員新增14人、累計27人,其中一線醫務人員新增4人、防疫物資生產供應企業員工新增10人;上一線前及在一線遞交入黨申請書或提出入黨申請的2639人,其中直接發展入黨新增6人、累計19人,為抗擊疫情聚集了新的戰“疫”力量。
用行動叩開黨組織的大門
勇士出征,逆行而往!
“最臟的活你干,最累的活你干,最危險的時刻你沖在前面”,帶著父親的叮囑,戰“疫”剛剛開始,武清區人民醫院骨科護士包新新就主動申請到發熱門診工作。
留取核酸、抽血輸液、心理疏導……作為一個“90后”,她從來沒有叫過苦喊過累:“我爺爺和父親都是黨員,我知道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是什么樣!”
疫情發生后,武清區崔黃口醫院內科主治醫師丁加豐主動請戰赴靜海區子牙經開區白領公寓隔離點工作。因為每天都要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工作8個多小時,既不能吃喝,也不能上廁所,每次出來,渾身上下都濕透了,可他卻從來沒有一句抱怨:“我父親都71歲了,還戰斗在梅廠鎮雙廟村疫情防控第一線,我更不能退縮了!”
有一種光榮,叫火線入黨。如今,他們都已經用實際行動叩開了黨組織的大門。
不眠不休筑牢“第一道防線”
這場戰“疫”,雖然沒有硝煙,但每一步都負重前行。有的人義無反顧地奔赴最危險的地方,有的人則毫無怨言地堅守在人們最需要的地方。
口罩,預防新冠病毒的“第一道防線”,不僅是緊缺的醫療物資,也是百姓急需的生活用品。隨著疫情蔓延,如何緩解一罩難求問題?
“全力以赴趕生產!”這是天津泰達潔凈材料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王波給出的答案。
作為公司幾條主要生產線的負責人,王波帶領車間全員放棄休假,連夜開啟原本已為春節做停車準備的生產線,從臘月二十八至今,一直保障車間24小時不間斷生產,持續將設備開到最大馬力。
與病毒賽跑,刻不容緩。為更大滿足疫情防控物資需求,公司對舊設備進行改造,王波作為副組長,擔負著設備改造、工藝技術改進、工人培訓、重新配套設備安裝調試等關鍵任務,為了使這條生產線盡快具備口罩濾材生產能力,他帶領團隊通宵達旦工作,抓緊每分每秒趕進度擴產能。
“是否可以嘗試工藝再創新以提升產能?”這一大膽設想,得到公司認可。擔任提產突擊隊隊長后,他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調整設備,探索工藝,幾乎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有時甚至整夜無眠,最終一周內將整體產能提升了30%,為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貢獻出最大力量。
嚴防嚴控把好“最后一道關口”
抗疫一線是考驗入黨初心的大熔爐。危急關頭,黨員干部沖鋒在前、挺身而出,在踐行初心使命中譜寫忠誠;關鍵時刻,入黨積極分子勠力同心、經受考驗,堅定了對黨組織的向往。
垃圾處理,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關口”,不僅關乎城市環境,更關乎疫情防控大局。
疫情防控工作中,天津泰新垃圾發電有限公司(雙港垃圾焚燒發電廠),承擔了河西區、和平區、南開區、津南區四個區16家醫院的垃圾處理。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連日來,公司總經理助理劉學靖始終堅守防疫一線,吃住幾乎都在公司。因為疫情或交通問題,部分員工不能及時到崗,他對人員進行臨時調配,帶著大家鉚足干勁,1月23日以來,處理醫院垃圾577.47噸,有力支援了我市疫情防控斗爭。
醫院垃圾如此,生活垃圾亦然。
天津泉泰生活垃圾處理有限公司主要承擔著寶坻區生活垃圾的衛生填埋任務,每天處理生活垃圾近900噸。
“疫情面前顯擔當,越是艱險越向前!”面對疫情,廠長徐璘挺身而出,扛起重任,先后制定了5個防疫制度及預案,進一步壓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采取廠區封閉式管控,同時,擔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主體責任,堅決阻斷生活垃圾的病媒傳播,守好垃圾處理管理陣地。
“自2月1日起,公司開始接收確診病例及疑似病例小區的垃圾,我們第一時間安排專人對進場垃圾進行5遍跟蹤式消毒和深挖式填埋,還對員工所在辦公樓及宿舍區進行每日四次的全面消毒。”他說。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堡壘無言,卻能凝聚起強大力量;旗幟無聲,卻能激發出磅礴斗志。“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面對黨旗,莊嚴宣誓,這不僅是新黨員火線入黨的驕傲與榮光,也再次向每一位抗“疫”戰士吹響了沖鋒號角。(本報記者 李國惠)
相關專題 |
· 人民戰“疫”黨旗飄揚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