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分享

    彭湃:中國農民革命運動先導者(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數風流人物)

    本報記者  程遠州

    2021年05月09日08: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彭湃像。新華社發

    彭湃生于1896年10月,廣東省海豐縣人,是我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農民革命運動先導者、著名的海陸豐蘇維埃政權創始人。

    彭湃早年赴日本求學。1918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學習。在日本期間,他積極參加中國留學生的愛國運動。

    1921年5月回國后,彭湃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家鄉海豐創辦社會主義研究社和勞動者同情會,傳播馬克思主義。1922年夏,他只身深入農村,了解農民疾苦,發動農民組織起來,開展農民運動。彭湃撰寫了《海豐農民運動》一書,被譽為“農民運動大王”。毛澤東同志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指出,“縣政治必須農民起來才能澄清,廣東的海豐已經有了證明。”

    1924年4月,彭湃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時赴廣州領導農民運動,創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在后來的大革命中,他兼任了廣東農民自衛軍總指揮。1927年3月赴武漢,與毛澤東等發起組織中華全國農民協會臨時執行委員會,并任執行委員兼秘書長。

    大革命失敗后,彭湃赴南昌,參與領導南昌起義。黨的八七會議選舉了臨時中央政治局,他當選政治局委員,后兼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員。

    1927年10月,彭湃返抵廣東。11月,海陸豐再次爆發武裝起義,建立了海陸豐蘇維埃政權。1928年春,彭湃率領工農革命軍將以海陸豐為中心的革命根據地擴大到東江南部地區。

    1928年11月,彭湃當選中央政治局委員,奉命赴上海,任中共中央農委書記、中共中央軍委委員、中共江蘇省委軍委書記。

    1929年8月24日,因叛徒出賣,彭湃被捕,被關押在上海龍華監獄。在獄中,彭湃表現出視死如歸的革命氣節,他堅定地表示:“不久的將來,一定能夠推翻反動的統治,建立全國的蘇維埃政權。”

    1929年8月30日,彭湃被反動派殺害,年僅33歲。

    如今,當年海陸豐蘇維埃政權活動的中心,已經成為“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等,每年吸引成千上萬人前來參觀、憑吊以及舉行各種教育活動。

    《 人民日報 》( 2021年05月09日 04 版)

    (責編:朱紫陽、溫璐)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