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士看中國共產黨成功之道
2025年07月01日08:5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黨。成立104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建立新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推動改革開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中國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國共產黨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什么是中國共產黨的成功之道?在長期觀察中國的國際人士看來,中國共產黨堅持把人民至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推動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不斷贏得人民群眾信任擁護,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國共產黨的干部活躍在一線,中國的政策可以深入田間地頭”
“習近平總書記所著的《擺脫貧困》有英文版嗎?您可以送我一本嗎?”今年4月,肯尼亞聯合民主同盟總書記奧馬爾在福建省委黨校考察時提出這一請求,希望通過閱讀此書更深入了解習近平總書記是如何帶領人民脫貧的。他表示:“真正的發展是幫助最脆弱的人走向富裕,聯合民主同盟愿向中國共產黨學習,將理想變成現實。”
“中國共產黨與人民心心相印,這是他們成功的秘訣。”多米尼加駐華大使戈麥斯在江西參訪時表示,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也包含著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中國朋友常說‘不忘初心’,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就是為了人民”。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建成世界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中國共產黨的成功,離不開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巴西247新聞網總編輯萊昂納多·阿圖什在中國訪問期間體驗了便捷的高速鐵路網絡、高效的智慧城市等基礎設施。“百聞不如一見。”阿圖什說,“中國之所以能夠實現這些成就,關鍵在于中國共產黨在國家發展中以公眾利益為導向。”
民主是全人類共同價值,中國實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注重將民主貫穿于國家政治生活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尼泊爾阿魯尼瑪學院院長凱沙布·喬希在四川觀摩基層治理時說,對于中國的政治實踐,能夠感受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交融貫通,“中國基層政府既貫徹落實中央精神,也充分反映普通民眾的聲音”。
“人民群眾可以參與討論政策和監督執行,村鎮居民可以直接參與選舉代表、向黨委政府反映問題,這種民主過程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西班牙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主任埃迪·桑切斯·伊格萊西亞說。
“中國共產黨的干部活躍在一線,中國的政策可以深入田間地頭。”曾多次訪問中國的南非國家行政學院院長布薩尼·恩格卡維尼表示,通過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識。中國共產黨的干部深入群眾做工作,以推動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目標。
“持續加強作風建設,提升了治理能力,增強了民眾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
當前,中國共產黨正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馳而不息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以優良黨風引領社風民風,充分彰顯中國共產黨勇于自我革命的鮮明品格。
“中國共產黨采取措施,持續加強作風建設,提升了治理能力,增強了民眾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尼泊爾前駐華大使利拉·馬尼·鮑德爾表示,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對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產生深遠影響。
今年4月,肯尼亞國民議會議員瑞貝卡·通葵到福建東山縣谷文昌紀念館參觀。聽到谷文昌拒絕讓家人使用公家派給他巡查林場使用的自行車的故事后,她說:“中國共產黨的紀律性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與中國共產黨黨員的交流中,我能夠感受到他們真誠樸素,工作腳踏實地,我敬佩他們高效務實的工作態度。”巴基斯坦議會可持續發展目標秘書處全球發展倡議小組顧問沙基爾·拉邁表示,中國共產黨注重深入基層,了解民眾需求,真正做到了為人民服務。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意味著權力要受到紀律的約束,要服務于人民。”孟加拉國達卡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沙姆薩德·莫圖扎表示,中國共產黨的經驗具有寶貴價值。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擁有廣泛社會基礎的執政黨。要確保政策貫徹到底,必須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桑切斯說,“我很贊賞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精神。”
“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中國的發展觀提供了一種選擇,也是一種希望”
美國廣播公司前副總裁哈維·佐丁表示,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時,中國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深處民族危難之中。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已經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佐丁長期在中國工作生活,他說:“當前中國正處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中國共產黨推動社會發展和不斷自我革命的能力,使民眾的信任和滿意度始終保持在高水平。中國共產黨不僅從馬克思等思想家那里汲取靈感,將其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還從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汲取智慧,強調實事求是,確立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擺脫貧困》《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西里爾蒙古文版譯者、蒙古國中國歷史文化研究協會會長巴特爾夫表示,“中國取得一系列發展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點至關重要,那就是中國共產黨對于中國發展有清晰的愿景、長期的規劃、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瑞士瑞中之橋協會主席卡里·貝利2009年第一次訪問中國時,驚訝地發現北京這座擁有許多歷史古建筑的城市也非常現代,人民友好熱情。“當走過中國20多個城市后,我發現無論處于哪個地區,中國人民都從經濟發展中受益匪淺。在中國,我能體驗時速高達300多公里的現代化高鐵網絡,也能感受四通八達的地鐵系統。我觀察中國的學校、圖書館、博物館、公園,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府,在努力確保全體人民享受到經濟發展成果。”
巴西弗魯米嫩塞聯邦大學教授埃萬德羅·卡瓦略表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走出了適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其發展經驗對全球南方國家極具啟發性和借鑒價值。中國的成功經驗表明,廣大發展中國家完全有可能依靠自身力量實現發展。“中國式現代化追求的是全體人民共同進步,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中國的發展觀提供了一種選擇,也是一種希望。”
“中國方案的價值在于‘非零和’理念——不是你贏我輸,而是互利共贏。用聯通、共享和合作去化解沖突、彌合差距,對于世界非常重要。”桑切斯說。阿圖什表示,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始終建立在尊重主權和互利共贏的基礎上。
巴西圣保羅州立大學經濟與國際研究所主任馬科斯·皮雷斯表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努力推動與發展中國家共享經驗,謀求共同發展,體現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科特迪瓦阿拉薩內·瓦塔拉大學國際關系學者菲洛梅內·艾比表示,中國是非洲國家真誠、可靠的合作伙伴,非中合作成為全球南方國家團結合作的典范。
“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書寫了令世界驚嘆的發展史詩。”埃及翻譯家侯賽因·伊斯梅爾表示,在對外交往中,中國主張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各國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平等一員,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助力全球南方國家實現共同發展,符合人類發展進步的潮流。
(本報北京、里約熱內盧、馬德里、約翰內斯堡、曼谷、伊斯蘭堡、柏林、烏蘭巴托、開羅6月30日電 記者韓曉明、時元皓、宋亦然、顏歡、鄒松、戴楷然、章念生、程是頡、劉仲華、張朋輝、沈小曉)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01日 03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