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新四軍挺進敵后,創建抗日根據地
2025年07月16日08: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 |
前沿陣地上的新四軍戰士。 |
![]() |
八路軍115師騎兵向前線進發。 |
![]() |
游擊隊員隱蔽在青紗帳中伺機殺敵。 |
全國抗戰爆發后,日軍大舉進攻,侵略者氣焰囂張,妄圖三個月滅亡中國。
在此情況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等抗日武裝,挺進華北、華中敵后,廣泛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爭,收復失地,創建敵后抗日根據地。
在華北,八路軍先后創建了晉察冀、晉冀豫、晉西北、山東等多個抗日根據地。八路軍自誓師出征至1938年10月,共作戰1500余次,殲滅日偽軍5萬余人,繳獲各種槍支1.2萬余支,收復大片國土,形成了廣闊的華北敵后戰場。在華中,新四軍按照“向東作戰,向南鞏固,向北發展”的決策部署,將華中抗日游擊戰爭推向新的發展階段。在華南,中共廣東省委決定以東江、瓊崖地區為重點,積極發展自己的力量,使這兩個地區成為長期抗戰的重要根據地。
盡管武器裝備差、生活條件艱苦,但是敵后根據地軍民充分運用智慧,因地制宜,靈活主動地開展了伏擊戰、破襲戰、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等游擊戰的戰術戰法。解放區人民組織了各種抗日救國組織和人民武裝,建立了“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權和參議會,實行了減租減息,恢復和發展了生產。各地群眾踴躍參軍,支援前線,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游擊戰烽火遍地燃燒,游擊健兒英勇作戰,敵后廣大軍民頑強斗爭,爭取抗戰的最終勝利。
(本報記者徐雷鵬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16日 10 版)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