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第七屆“最美鐵路人”
本報記者 李心萍
2025年08月23日08: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這是一張龐大的網絡。
16.2萬公里鐵路網,覆蓋99%的20萬人口以上城市;4.8萬公里高鐵網,覆蓋97%的50萬人口以上城市,中國鐵路跨越江河,通達四面八方。
這是一張忙碌的網絡。
2024年,國家鐵路發送旅客40.8億人次,發送貨物39.9億噸;今年前7個月,發送旅客24.97億人次,發送貨物23.31億噸,中國鐵路是全球最繁忙的運輸鐵路網。
有這樣一群“最美鐵路人”:他們立足崗位、盡心盡責,執著堅守,在萬里鐵道線上書寫奮斗芳華。
“鐵路安全無小事”
在蘭新高鐵祁連山隧道群,平均海拔3100余米,空氣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77%,一年中冰雪期長達9個月,最低溫度零下39攝氏度。
陳永紅,已在這里工作了12年。身為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蘭州高鐵基礎設施段張掖西綜合維修車間的一名工長,陳永紅克服高寒缺氧的艱苦環境,親手檢查過工區管內的2870根支柱、17220個吊弦以及無數個關節、線岔等接觸網設備,確保安全。
同處高原,馬萬里看護的是橋梁隧道。夏日的湟水河畔,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西寧工務段西寧高鐵路橋車間橋隧工馬萬里帶著一群95后橋隧工,沿著鐵路仔細檢查。
干活認真、技能高超,這是工友們對馬萬里的評價。一次檢查隧道時,馬萬里指出一段隧道墻腰內壁存在空隙。眾人充滿懷疑,馬萬里用檢查錘敲向墻腰,一塊盤子大小的蜂窩空隙展露眼前。從此,“馬金錘”的綽號就傳開了。
鏡頭轉向祖國的西南邊陲。在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昆明車輛段檢修車間,車輛電工王超手持焊槍,聚精會神地修理著電源板卡。
電源板卡,動力集中型動車組逆變器的“心臟”。板卡上比指甲蓋還小的芯片上,密布著200多個焊腳,芯片焊接是個“繡花”活。
為了啃下這個“硬骨頭”,不懂芯片焊接的王超從最基礎的錫焊原理學起;操作能力不足,他就搜集廢舊板件,反復練習焊接技能……經過600多次失敗,他終于找到了焊槍和焊錫絲的最佳匹配方案。
王中美,是中國中鐵工業旗下中鐵九橋工程有限公司橋梁電焊工,60余座世界一流橋梁都有她的奮斗足跡。
在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的建設過程中,王中美摸索出新的焊接工藝,攻克了板厚達60毫米的新鋼材焊接技術難關。入行二十四載,王中美以100噸焊絲焊就20萬米焊縫,完成30項技術攻關、獲得22項技術專利,填補了多項焊接工藝國內空白。
“我們必須想著旅客,鐵路安全無小事。”王中美說。
“用真情溫暖美好旅途”
“最好的司機不僅要技術精湛,還要時刻想著乘客”,這是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濟南機務段動車二車間動車組司機孔祥配的座右銘。
2023年12月的一天,孔祥配值乘山東濟南開往威海的列車。由于突然降雪,孔祥配按規定減速慢行。這時,對講機傳來列車長呼叫:車上有位孕婦有早產跡象,希望正點到達威海。
“司機明白!”孔祥配一路沉著操作,確保列車在風雪區段平穩運行,待安全駛出風雪區段,又適時恢復并提升速度。最終,列車準點到達威海站。
入路23年來,孔祥配累計安全行車407萬公里,運送旅客700多萬人次,7次擔當新建高鐵線路的首發任務。
華東大地,“西子號”奔馳在京滬線上。值乘這趟列車的是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客運段高鐵一車隊的“西子號”列車長車菲菲。
2023年除夕前夜,由于天氣原因,大批列車晚點,不少換乘旅客錯過下班列車。車菲菲借助手邊的交互系統篩選可改簽的車次,細致整理換乘線路圖,盡可能幫助旅客查找解決方法。
“將心比心,我們希望用真情溫暖美好旅途。”車菲菲說。
深圳北站,向南連接香港,向北通達全國,港籍和外籍旅客較多。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深圳車站深圳北站“迎春花”服務隊隊長李元認為,要服務好旅客,就得成為“多面手”。
為此,她與同事們積極探索,推出了英語通、粵語通、深港通、鐵路通的“四通”服務,為旅客提供多種咨詢服務,贏得旅客認可。
南寧東站,“明偉流動服務車”穿行在站廳候車區與24個檢票口之間。
南寧鐵路公安局南寧鐵路公安處南寧東站派出所二級警長高明偉,就是這一服務車的駕駛員。秩序維護、治安防范、安檢查危……他時刻守護著出行群眾的旅途平安。工作以來,高明偉榮立個人二等功2次、個人三等功4次,榮獲個人嘉獎10次。
“物暢其行是我們的追求”
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
2024年1月22日,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鐵路物流中心掛牌成立,榆林營業部閆莊則營業室也應運而生。王婷婷擔任貨裝值班員。
一次走訪中,她了解到某煤電公司電煤運量下降。得知運費由下游企業承擔后,她多方聯系找到下游企業,介紹鐵路部門推出的“量價互保”政策,詳細測算出提高運量后可以大幅節省運輸成本。企業負責人很滿意,和王婷婷一起來到上游企業,產運銷三方迅速簽訂協議。上游企業提了效,下游客戶省了錢,鐵路多發了貨,成功實現“三贏”。
2020年以來,王婷婷所在班組26次打破單日裝車紀錄,貨物發送量突破5000萬噸。在鐵路貨運改革和現代化物流體系推進中,她和團隊成員讓滿載貨物的列車奔向各地。
王婷婷負責找貨,丁巧仁的工作,則是助力貨運得好。
丁巧仁,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大同電務段湖東移動車間通信工。他維護的是車載無線通信設備,就像重載列車的“耳朵”和“嘴巴”,是確保重載列車安全運行的關鍵設備。
2006年,大秦線的無線通信模式進行了升級,對通信設備維修水平也提出更高要求。面對新考驗,丁巧仁從安裝、調試設備開始學起,參加了各類培訓學習,借來專用英文字典對照查詢專用術語,徒步巡線熟悉區間設備運用情況……不到半年時間,丁巧仁成為工區里維護車載無線通信設備的專家。
幾年來,大秦線“鐵路移動”實施了數次網絡升級,作為技術骨干的丁巧仁都以高超的業務素養為網絡升級提供了應有的技術保障。他說:“物暢其行是我們的追求”。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3日 0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