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七一社區(qū)        注冊

    “換人執(zhí)法”當給“臨時工”留出路

    匐莖

    2013年11月29日13:2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鑒於土地征用、房屋拆遷、環(huán)境保護等引發(fā)的糾紛,往往由執(zhí)法機關不按程序辦事或程序不規(guī)范造成,國家將全面清理行政執(zhí)法人員,將履行行政執(zhí)法職責的合同工、臨時工調離執(zhí)法崗位,嚴禁未取得執(zhí)法資格的人員執(zhí)法。(來源:四川日報網)

    消息一出,迎合了媒體和輿論的喜好,期盼聲、贊好聲響徹網絡。臨時工執(zhí)法存在諸多弊端:吃拿卡要、暴力執(zhí)法、曠工違紀、形象不佳……但這些並不是臨時工的“標簽”。臨時工作為社會活動的需要而存在,在促進社會發(fā)展中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和不小犧牲,他們補了正式編制匱乏的缺、填了工作力量不足的空,他們深受“同工不同酬”的煎熬,往往干的多、拿的少、無保障、常受氣,是單位的邊緣人員、社會的弱勢群體。在這些群體中,有受到各級表彰的優(yōu)秀分子,有拖家?guī)Э诘?0、50人員,有靈活性公益崗位解決的照顧群體。其實,每名臨時工的背后就一幅鮮活的“家庭圖”、生動的“民生景”。

    雖然,從法理上說,因臨時工並不具備行政執(zhí)法的資格,把他們從行政執(zhí)法崗位上清退下來,有利於規(guī)范行政秩序,提升執(zhí)法水平。但從道理上講,“身份臨時”不代表“權益臨時”,臨時工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聘用與辭退都是單方面“說了算”,難道臨時工的權益也是“臨時”的?

    曾經,我們?yōu)橐恍┤后w退出社會活動付出了慘痛代價,無論是國企職工下崗、機構改革分流人員,還是取締農村基金會、解散公路收費站,每次“一刀切”之后,財政全額兜底不說,還制造了無數群體性事件、數年不散的上訪群訪和拾不回來的民心。

    我們知道,改革當然要有利益犧牲和訴求博弈,但這種犧牲不能讓邊緣人員來承擔、這種博弈不能讓弱勢群體去讓步。因此,清退執(zhí)法崗位上的合同工、臨時工最好“謀定而后動”,所謂“謀”就是要在大量收集這類群體的訴求意見、全面分析將會面臨的問題困難、準確判斷可能出現的壓力阻力的基礎上,堅持依法清退與以情清退有機統一,積極主動為臨時工中受到各級表彰的優(yōu)秀分子謀崗位、為拖家?guī)Э诘摹?050”人員謀后路、為靈活性公益崗位的照顧群體謀出路,力爭做到“招聘時高高興興來、清退時快快樂樂去”,不留“歷史問題”,不埋“定時炸彈”。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趙娟、謝磊)
    相關專題
    · 匐莖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