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七一社區        注冊

    農民日報評論員:不愧為“農民的好兒子”

    2014年04月21日14:43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不愧為“農民的好兒子”

    “把農民當爹媽,怎麼做都是應該的。對我來說,就是報天恩!”沒有豪邁的誓言,沒有驚天的壯舉,隻有這種樸素而真誠的表達與行動,於海河同志的先進事跡深深地撼動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

    正如他的名字一樣,年僅51歲的於海河有著“海河般”的修養、擔當和品格。參加工作以來,他一心為民、腳踏實地、兩袖清風,用生命詮釋了黨的根本宗旨,踐行了黨的群眾路線,為廣大黨員干部樹起了一面光輝旗幟,不愧為“農民的好兒子”。

    於海河同志有著“愛如海河”的公仆精神。他可以為緩和緊張干群關系,在村裡常駐走訪幾個月﹔他也可以為了跑項目,膝蓋關節滑膜磨沒了都能挺得住。正是因為這種心系群眾、為民解難的公仆情懷,他的事跡在龍江大地口口相傳,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

    於海河同志有著“志如海河”的奉獻精神。他從事農業農村工作23年,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為農村農業謀發展、為農民群眾謀利益上。他的足跡幾乎遍布全縣的行政村,從推動農業增產到促進農民增收,他始終親力親為,哪怕是到生命的最后幾個小時,他還在惦記未竟的事業。正是因為這種夙夜在公、敢於擔當的奉獻精神,他在平凡的崗位上用無數個平凡、無數個細微鑄就了不平凡的崇高業績。

    於海河同志有著“清如海河”的廉潔精神。他在工作上高標準,生活中低要求,從不鋪張浪費,從不謀求私利,做到了不鬆廉政防線、不踩法紀紅線、不違道德底線。正是因為這種如海一樣透明清澈、如河一樣揚清滌濁的廉潔精神,他去世后得到那麼多群眾送別、百姓守靈,即使不認識他的人聽了事跡后都眼含淚水、肅然起敬。

    於海河同志的離開讓眾多熟悉他的人們如喪手足般悲痛。把於海河同志的“海河般”精神轉化為工作動力,這才是對他最好的告慰、才是對他生命最好的延續。希望每名共產黨員都要以於海河同志的事跡丈量一下自己,進一步轉變作風,進一步彰顯效能,爭做對黨忠誠、為民奉獻、清正廉潔、公而忘私的楷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楊麗娜、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