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

    “騙子”司長緣何暢行無阻?

    清水揚
    2013年03月15日08: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近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新浪官方微博@問政大理發布微博稱,一個叫趙錫永的人冒充國務院研究室司長、副部長級巡視員身份,在昆明、玉溪、澄江、通海等地區調研并發表言論,請各地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據3月14日財新網)

    據報道,“趙錫永”不僅在云南的昆明進行過調研,還去過云南的其他地區;其不僅在云南有所活動,還去過湖南。無論趙錫永騙術如何高明,終究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但我們也不得不進行反思:一個貌似很簡單的騙局,究竟如何騙過了這么多人的眼睛?其又如何披了這么長時間的司長“外衣”?

    上下溝通渠道不暢通。在常人眼中,“國務院”何其高也,又怎能對其研究室的司長有絲毫的懷疑?又怎敢輕易去進行否定?試想,假如我們各級政府部門領導干部的簡單信息都有地可查,大家也就不必被騙這么久了。但是,某些地方往往出于一些利己的原因,不愿甚至不敢公開領導干部信息,于是,如此漏洞便給了騙子可乘之機。

    個人感情有時超越了干部提拔程序。俗話說,“朝中有人好做官”。對于國務院這種“位高權重”的部門,下面的從政者又有多少人想入其門而不得。而司長下來巡查,正好可以借機聯絡個人感情,為自己的升遷鋪一條光明大道。于是,很多領導干部便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對于如此假冒司長的人大打親情牌。

    “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自身足夠清白,在保護好個人基本隱私的前提下,公布一下領導干部的照片、姓名又有何妨?“法律與制度應大于天”,只要我們各地的干部選拔嚴格按照程序去做,我們又何必去費心盡力地去聯絡感情?

    自身多一些自律,外界多一些約束與規范,相信諸如“趙錫永”之類的騙子終究會銷聲匿跡。

    更多相關評論:


    周恩來預言蘇聯解體過程


    實拍溫家寶當年“蝸居”處


    胡耀邦四子女為何三姓氏


    十大元帥中唯一的"華僑元帥"


    開國大將的漂亮妻子們


    組圖:朱镕基退休后的風采


    毛澤東的最后一名守靈人


    泛黃的小人書,你看過哪幾本


    組圖懷舊:30年前的中國

     

    (責編:謝磊、趙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