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

    品味吳仁寶的“福”與“富”

    魏偉
    2013年03月25日17:1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在“天下第一村”華西村的村口,豎有一面巨大的宣傳牌,上面寫著吳仁寶的兩句名言:“家有黃金數噸,一天也只能吃三頓;豪華房子獨占鰲頭,一人也只占一個床位”。通俗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道理,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富裕,黨員干部應有一個正確的解讀。

    吳仁寶有“三不”承諾:不拿全村最高工資、不拿全村最高獎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而他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大家都搬進別墅,他卻幾十年守在老房子里。吳仁寶身上集中體現了黨員干部為民造福、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精神境界。他說“政治的標準是什么,絕不是官職大小,而是看他能不能讓人民幸福,人民幸福就是社會主義。”這就是吳仁寶對“幸福”的理解。當今的社會是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充溢著各式各樣炫人耳目的名利誘惑,加之每個人的追求和信仰不同,價值觀不同,奮斗目標也就不會同,要做到淡泊名利確實不容易。吳仁寶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

    “一人富了不算富,集體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國富了才算富”,這就是吳仁寶對“致富”的理解。正因為如此,經過幾十年的奮斗,吳仁寶把一個面積不足一平方公里、村民連吃飽飯都困難的村莊,蛻變為年銷售收入超過500億元、人均純收入近9萬元的超級企業集團,靠的就是一心為人民服務的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

    作為新時期的黨員干部,都應當向吳仁寶同志學習,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富裕觀”,像水牛一樣只顧埋頭耕田,不計個人榮譽得失,常懷奉獻為民之心。

    (責編:趙娟、謝磊)


    相關專題
    · 吳仁寶:八十五年人生奉獻給“天下第一村”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