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評論>>網(wǎng)評精粹

    起用“問題官員”需算好“邊際效益”

    半步ok
    2013年08月06日10:01   來源:人民網(wǎng)-中國共產黨新聞網(wǎng)
    【字號 】 打印 社區(qū)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近日,隨著原臨汾市委書記夏振貴復出消息的曝光,有媒體指出,近幾年來,許多落馬官員悄然復出,甚至官級得到提升,以免職為代表的問責有被濫用的趨勢,從而被網(wǎng)友稱為官員“帶薪休假”,輿論對官員問責制度的關注焦點也從“下臺”轉為“上臺”。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古往今來,官員因過被免職后再次復出,本不是件非議的事。齊桓公起用管仲終成春秋霸主、武則天起用狄仁杰鑄就開元盛世、黨中央起用鄧小平開創(chuàng)改革開放時代……像這樣所謂的“問題官員”復出,不僅獲得了歷史贊許,更得到了人民的認可與支持。

    “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干部問責制度出臺的初衷,體現(xiàn)的是從嚴治吏與關愛干部的雙重結合。領導干部并非“完人”,對于犯錯的“問題官員”,一方面,我們要嚴厲處置,予其懲而毖后患,以達殺一儆百之效;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真誠關懷干部,給干部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通過開“苦口良方”達到“治病救人”的功效。從管理來講,對不觸及法律和黨紀“紅線”的“問題官員”,事后能認真總結教訓、虛心接受批評、努力改正錯誤,這有利于促進干部的成長與進步。

    但是,在經(jīng)歷“三鹿奶粉事件”、“宜黃拆遷事件”、“甕安事件”、“黑磚窯事件”、“進京抓捕記者”等問責事件后,公眾敏銳的察覺“問責”變“脫責”,官員們悄然上演著“問責——復出”的軌跡,只不過是換個“衙門”的重新上任,且從來都是有驚無險。官員頻頻隨意復出,表面看似達到“救人”之功,但卻并未起到“治病”之效,它不僅嚴重挫傷了問責制度的公信力,也重復性的刺痛著公眾的敏感神經(jīng),造成了社會的“二度傷害”。

    這讓我們不又得不重新審視干部問責制度,其意義是什么?產生的社會效益在哪兒?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官員問責制起步較晚,從2003年“非典”的第一個問責“風暴”,到2009年出臺的《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guī)定》,官員問責從人治走向了法治,從零星變成了全面,它的出現(xiàn)填補了我國的制度空白,其里程碑的意義自然應得到肯定。但是,一個政治制度發(fā)揮的作用如何,關鍵要看它所產生的社會效益。

    問責官員,是對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負責,體現(xiàn)著權責統(tǒng)一的理念,其社會效益在于懲治官員、平息民憤,也在于挽救優(yōu)秀干部、珍惜干部資源。可如果問責制度濫用,必造成其公信力銳減,公信不強不足以畏官,公信不強不足以告民,讓問責成為官員脫責的“避風港”、“擋箭牌”,最終必然淪為“擺設”、“裝飾”,還何談其社會效益?

    鑒于此,重起“問題官員”需衡量所帶來的“邊際效益”,即起用一個“問題官員”所能產生的社會效益。組織人事部門要學會用“三個比較”,即用官員被問責事件的性質與普通道義、法律等比較,衡量官員之錯是否可承受;用閑置“問題官員”與起用“問題官員”的資源利用比較,衡量官員起用是否產生積極影響;用官員復出帶來的“正效益”與民眾抵觸產生的“負效益”比較,衡量官員復出所產生的“邊際效益”是否為正。

    反過來,如果要重起一個“問題官員”,需要從增加其“邊際效益”入手。只有努力減去復出機制不透明、公眾質疑大等扣分項,增加業(yè)績突出、社會認可等加分項,不斷優(yōu)化其“邊際效益”,才能談起用“問題干部”。

    分享到:
    (責編:謝磊、趙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60專家北戴河休假 劉云山看望
    ·孫政才:以群眾為鏡照自己 敢揭短亮丑
    ·袁純清: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不嘩眾取寵
    ·多省區(qū)市公安廳(局)長調整一覽(表格)
    ·三月以來3公安廳長空降 5人異地調任
    ·北京廣州大連三地海關關長調整(簡歷)
    ·馬克思主義是普遍真理不是"普世價值"
    ·腐敗典型路線圖:20年努力毀于5年貪腐
    ·新疆昌吉交警隊長因公殉職 年僅44歲
    ·美國憲政制度無法與社會主義兼容
    ·各地各單位堅持開門搞活動廣泛聽意見
    ·人事|江蘇省管干部任職前公示(簡歷)
    ·陳俊卿同志任上饒市委書記 表態(tài)講話
    ·反腐|內蒙古政法委原副書記涉嫌受賄
    ·貪官死刑前懺悔:關鍵是管好"第一次"
    ·觀察|主張為人民服務不否定人人為我
    ·公務往來標準易架空 頂層設計需加強
    ·黨建|盤點廣西14地市黨委書記7月工作
    ·盤點:山西省11地市黨委書記7月工作
    ·珍聞:毛澤東為何40余次談拿破侖?
    ·競爭性選拔變"選秀"? 造"考試專業(yè)戶"
    ·評論|口若懸河的官員見群眾就"結巴"?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  
    1.江金權任中央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組長(圖/簡…
    2.李建中任安徽省公安廳廳長(圖/簡歷)
    3.陳俊卿同志任上饒市委委員、常委、書記
    4.孔慶偉任上海市金融黨委書記(圖)
    5.全國近七成公安廳長交流任職
    6.上海市市管干部提任前公示
    7.天津市政府領導成員調整工作分工
    8.多省區(qū)市公安廳(局)長調整一覽
    9.財政部官員受賄2400萬受審
    10.【黨報早讀】上海10名市管干部提任前公示(圖/…

      ·頻道精選
    趙正永:搞好移民搬遷
因地制宜推進城鎮(zhèn)化
    趙正永:搞好移民搬遷
    因地制宜推進城鎮(zhèn)化
      王儒林就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情況調研
    王儒林就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情況調研
     
    ·王東明:在解決“四風”中凝聚正能量
    ·人民觀點:層層落實責任 層層傳導壓力
    ·深圳為何難覓“官員大V”
    ·北京市援青干部完成首次輪換
    ·山西省臨汾市公開遴選10名工作人員
    ·財政部原處長涉賄 批錢要拿兩成回扣

    社區(qū)論壇·網(wǎng)評精粹
    習近平"立軍規(guī)"寓意
    習近平"立軍規(guī)"寓意
      外長王毅的"最年輕紀錄"
    外長王毅的"最年輕紀錄"
     
    ·習近平:不忘“一飯之恩”的大丈夫 (組圖)
    ·十大元帥中誰"最不懂政治"| 揭秘中央巡視組都約談誰
    ·中共在任時間最長的政治局常委是誰| 彭麗媛罕見照
    ·樸槿惠自傳咋評胡錦濤|外國政要訪華"青睞"哪些城市
    ·胡耀邦為何十次拒絕擔任中共中央主席?
    ·揭秘紅軍時期與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齊名的戰(zhàn)將

    ·理論精粹
    游客西柏坡偶遇習近平
遺憾光顧拍照沒握手
    游客西柏坡偶遇習近平
    遺憾光顧拍照沒握手
      李克強新舉措:從實處和微處著手
    李克強新舉措:從實處和微處著手
     
    ·習近平之江新語:莫把制度當“稻草人”擺設
    ·胡曉義:養(yǎng)老保險最終要“并軌” 正頂層設計
    ·人民觀察:地方債務“風險可控”如何償還未有解
    ·專家點評作風典型問題:打消個別干部僥幸心理
    ·八問地方政府債務:向誰借錢?怎么還錢?怎么花錢?
    ·關注干部制度改革新情況:選人用人不可唯票取人
    資料中心  
    學習十八大精神有獎知識競賽 【專題】檔案天天看:毛澤東檔案系列
    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云
    開國將帥名錄永遠的豐碑——革命先輩紀念館
    基礎|黨史大事記|黨史上的今天|十八大黨章
    會議|黨的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集體學習
    文獻|領導人文選|歷史、當代文獻|馬列全集
    事件|毛澤東檔案天天看|抗美援朝|共青團90年
    專題|歷次黨代會|新簡明黨史辭典|口述黨史
    圖集|穿越90年·圖說黨史|90年90事|閱兵圖集
    視頻|領袖文獻片|共和國圖像日志|中國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