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

    羊城晚報:正式工雇人代班病根在體制

    張海英
    2013年08月16日09:23   來源:羊城晚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正式工雇人代班

    日前,微博@中國新聞網發布一條微博稱:鄭州有正式環衛工雇一些年老的農村人替他們干活。正式工有編制,月工資為4000元左右;而雇一個臨時工,每月只需1240元。針對此事,鄭州市城市管理局環衛處處長回應稱,情況屬實,6名在編環衛工雇外地人干活。(8月14日《東方今報》)

    同樣是掃地工人,一些體制內的人扮演著“老板”角色,自己不干活照樣可以拿工資;而體制外的人,拿著低工資卻干著很臟很累的活。顯然,是“體制”制造了這種社會不公,讓環衛工待遇存在天壤之別。

    據鄭州市城管局披露,鄭州市市內五區在編一線正式環衛工有1190人,加上管理人員共有1890名,臨時環衛工有2萬人左右。即使鄭州環衛系統再無雇人代班的現象,也可以想象出,少數正式工與多數臨時工待遇差距很大,這種待遇差距就容易滋生雇人代班,給社會帶來裂痕。

    《勞動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另外,新勞動合同法對“同工同酬”也有相關規定。很顯然,鄭州環衛系統正式工與臨時工的工資分配就不符合按勞分配原則,即違反了勞動法。而且,這類現象還廣泛存在于其他事業單位和國企。

    是相關部門沒有注意到這種不公現象嗎?顯然不是。比如,原勞動保障部勞動工資司負責人在2007年就指出,“從我們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確實有一些單位存在同工不同酬的行為。”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該負責人表示,該部門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的工資立法,已經將同工同酬問題列為重點研究的內容。

    也就是說,要通過“工資條例”來解決“同工不同酬”的問題。然而,公眾對“工資條例”呼吁多年卻不見動靜。但我們假設一下,即使“工資條例”已經出臺,對同工同酬問題進行了規定,但筆者以為,“工資條例”照樣不能讓正式工與臨時工收入公平起來。

    原因很簡單,造成“同工不同酬”的根本原因是頑固的體制,如果不改革體制,相關制度如同廢紙。比如說,要想改革環衛系統的體制,就是財政不專門養活正式工,而是完全交給市場,采取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由企業負責城市環衛工作,這樣就能讓環衛工待遇公平,不會因為體制而不同。

    如果一個系統一個工種沒有正式工、在編工之類的體制內的人,包括環衛工在內,無疑就沒有“臨時工”之說。問題是,目前還有多少工種存在體制之痛,還有多少臨時工遭遇身份歧視,需要有關方面徹底調查清楚,并想辦法把“體制”這道“坎”徹底去除。

    (責編:方蕊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