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七一社區        注冊

    京華時報:代課教師自殺“清退”不宜一刀切

    單士兵

    2013年09月13日08:22   來源:京華時報

    原標題:代課教師自殺“清退”不宜一刀切

      代課教師程興貴的自殺,應該引發對“清退”的拷問,促使相關部門在對待代課教師問題上及時糾偏,體現更多的公共關懷。

      近日,云南昭通代課教師程興貴自殺。此前,58歲的程興貴一直為自己代課教齡申報四處奔走,不過,在審核教齡時他只找到17.5年的工資表冊,相關部門因此不認定其口述的25年教齡。程興貴老人用生命代價,宣告代課教師人生的悲愴與無奈,令無數人為之唏噓慨嘆。

      對此,當地有關部門回應稱,未發現工作人員有違規違紀行為,還拿出解決代課教師問題的制度規則,闡述相關審核的步驟環節,來表明無需為程興貴自殺承擔責任。

      冰冷的條文的確可以讓相關部門無需擔責,但是,現在我們更應該把程興貴的非正常死亡視為一次對代課教師“清退”的重大拷問,由此來反思對待代課教師的制度良心,來讓相關部門得到警示,別再讓代課教師在離開講臺時,只留下一個悲愴的身影。

      在中國,代課教師撐起過很多地方的教育天空。特別是在云南這樣的邊遠地區,直到現在,依然在崗的代課教師還多達1萬多人。年邁的代課教師程興貴,最后以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就是代課教師苦難人生的極致寫照。特別是,這樣的非正常死亡,就是發生在“清退”代課教師的環境下。誠然,這樣的制度,可以從教師法的規定和教育部的要求那里找到依據,但是我們不要忘了,長期苦難的代課人生,已經在這個群體身上植入了待遇、福利、身份等等太多“痛點”。如果在“清退”他們的時候,不能做出合理的補償,不能體現出更好的人文關懷,一次繁冗的流程設置,一扇難進的門,一張難看的臉,都可能成為壓垮他們人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國家為了優化教師結構,提高教育人才素質,將一些沒有取得教師資質以及一些不具備教育教學能力的人排除在教育崗位之外,制度動機是好的。但是,這種一刀切的“清退”,也體現出了粗暴性,僅僅依據所謂的學歷文憑、身份認證,實際上并不是對教師綜合能力的最好評估。可以說,在“清退”代課教師過程中,有關部門更應該為這個群體獲得正式教師資格提供更多機會,對無法繼續勝任這項工作的群體做出合理有效補償,更重要的是要對他們心靈進行有效的跟蹤安撫。

      從這個意義上講,代課教師程興貴的自殺,應該引發對“清退”的拷問,促使相關部門在對待代課教師問題上及時糾偏,體現更多的公共關懷,讓代課教師在離開講臺后,都能獲得一種既體面又有尊嚴的人生。

      本報特約評論員單士兵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方蕊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