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七一社區        注冊

    對焦新聞熱點·匯集媒體觀點

    今日聚焦:大學為何沒有拒絕高官的骨氣?

    2013年10月24日10:5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事件回放:落馬市長季建業論文被指抄襲 20萬欲平息風波

    本月,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這名擁有法學博士背景的省部級高官,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調查。伴隨其政治光環的褪淡,其博士論文涉嫌抄襲、學位與官員身份的曖昧等問題開始逐漸浮出水面……【詳細】

    聚焦媒體評論:

    檢察日報:市長的學位摻水,禍害了誰

    從黨校干部班的學員到法學博士、名校博士后,季建業如此旺盛的“學術追求”,引發了我們很多遐想。權力入侵學術,學術反哺權力,這相得益彰的規律似乎也伴隨不少官員的升遷或落馬而被大家廣為熟知。【詳細】

    光明日報:政學之間關系不應過于“緊密”

    當下之計,不僅要杜絕個別領導干部利用職務之便“官學相長”的惡劣風氣,也要嚴肅學術機構的門檻標準,不得再以“整合社會資源”為名破壞學術聲譽。【詳細】

    中青報:大學為何沒有拒絕高官的骨氣

    季建業的“學術”之路絕非個案。權力大肆入侵大學學術領域,由此造成的大學學術腐敗等一系列問題,值得我們反思。一方面,大學根本沒有骨氣和勇氣拒絕高官的需求,為一己之利匍匐于高官面前,放棄了本應牢牢堅守的學術至上的原則。另一方面,大學辦學體制存在的問題,導致大學之外的權力有機可乘,不受限制地入侵這一學術圣地。【詳細】

    新京報:“法學博士后”季建業尷尬了誰?

    季建業的落馬和他此前的學術不端行為的曝光一定讓一些人士和機構感到尷尬。然而,如果有關的高校和人員在季氏追逐“學術”身份的過程中與其存在利益交換,那就必須啟動相應的行政問責。【詳細】

    更多評論:

    人民觀點:靠什么紓解“公平焦慮”

    人民時評:“查開房事件”拷問信息安全

    望海樓:擁抱“臺獨”,禍亂香港的“升級版”

    中國青年報:“原汁原味”的重建只是個笑話

    新京報:“神醫”重出江湖為何還有人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黨員學習微平臺”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方蕊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