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七一社區(qū)        注冊

    重視GDP沒有錯,都是“唯”字惹的禍

    杜稀秋

    2013年12月10日16:4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日前,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央組織部印發(fā)《關于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guī)定今后不能僅僅把地區(qū)生產總值及增長率作為政績評價的主要指標,不能搞地區(qū)生產總值及增長率排名。(來源:新華網 12月9日)

    至此,人們期盼的“不以GDP論英雄”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規(guī)定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年初以來,霧霾肆虐使人們“談霾色變”,部分人一邊渴望“不以GDP論英雄”的干部考核規(guī)定出臺,一邊埋怨GDP。其實,重視GDP沒有錯,都是“唯”字惹的禍。

    毋庸置疑,“唯GDP論”作為考核的指揮棒使很多領導干部采取“殺雞取卵”、“涸澤而漁”的發(fā)展方式,導致出現了“黑色GDP”、“帶血的GDP”、“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鬼城”、“樓歪歪”、“橋脆脆”等飽受詬病的畸形發(fā)展現象,造成了能源的極度浪費、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嚴重破壞、企業(yè)安全事故頻發(fā)等,是在斷子孫后代的生存發(fā)展之路。

    然而,我們又不能否認,改革開放以來“唯GDP論”作為考核領導干部的指揮棒,的確為國家的繁榮富強立下過“汗馬功勞”。不但使國家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外匯儲備世界第一、部分經濟強省富可敵國,而且還使軍事、科技、政治以及人們水平等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改革開放初期,為了擺脫貧窮落后搞“唯GDP論”是無可厚非的,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階段,再搞“唯GDP論”就是抱殘守缺,只有“百害”而無“一利”。

    落實《通知》精神,切實改進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方法,絕不能從“唯GDP”的極端走到“忽視GDP”的另一個極端,而是要實現GDP從“唯”到“重”的轉變。

    “重而不唯”。“唯”和“重”雖差“一字”毫厘,但卻謬以“發(fā)展”千里。前者唯GDP“馬首是瞻”,是急功近利的發(fā)展。后者“重而不唯”,是深謀遠慮的發(fā)展。重視GDP,但不單純片面的追求,而是追求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xù)的經濟發(fā)展,追求降低資源消耗、環(huán)境保護、消化產能過剩、安全生產,追求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文化提高、勞動就業(yè)增加、居民收入增加、社會保障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高等綜合指標協調發(fā)展。

    《通知》旨在通過實現由“唯GDP”到“重GDP”的考核指揮棒轉變,引導領導干部把執(zhí)政興奮點由“GDP崇拜”轉向改善民生等“多指標膜拜”,引導領導干部不能為了發(fā)展而發(fā)展,而要為了成果與民共享而發(fā)展,引導領導干部樹立可持續(xù)、健康的科學發(fā)展,真正體現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

    各級領導干部要從改革大局出發(fā),牢固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發(fā)展觀念,對GDP要“重而不唯”、“留而不戀”,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政績。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趙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