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七一社區        注冊

    華西都市報:不滿新聞聯播的驚喜隱含更多期待

    2014年03月25日15:25   來源:華西都市報

    原標題:不滿新聞聯播的驚喜隱含更多期待

      □李劭強
      央視新聞23日下午6時24分在新浪官微發微博稱,“今晚19:00,請鎖定央視新聞頻道。新聞聯播結尾,有何驚喜?敬請期待,擴散周知!” 該微博迅速引發關注,不少人蹲守《新聞聯播》,在小伙伴們望眼欲穿等到節目的最后一分鐘時,微博上預告的“驚喜”出現——是一組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無限春光的視頻,主持人深情播送:“讓我們不負春光,一起去擁抱春天。”這樣的“驚喜”讓期待不已的網民大跌眼鏡,不少人大呼上當受騙。(3月24日新華網)
      望眼欲穿時,卻發現那人竟是稀松平常物。這就是新聞聯播預告與觀眾預期之間的巨大落差。當新聞聯播一反常態,對節目作出預告,并煞有其事地表示有彩蛋奉上,敬請鎖定時,人們必然以為有什么猛料將要曝出。雖然,這春光看上去養眼,但與期待相比,就是在浪費春光。
      當然,如果深究網友不滿的原因,還可以看到背后隱藏著殷切期待。雖然,央視新聞能夠將一些沒有什么政治意義和宣傳價值的軟新聞進行播發,本身就是一種改變,就是一種驚喜。但是,在公眾看來,這樣的小清新顯然不夠,他們更需要新聞聯播的硬新聞能夠“軟化”,能夠真正充滿受眾意識。
      這樣的期待,既是一種觀眾的本能期待,也是一種新聞規律使然。對于普通觀眾而言,他們需要可看性更強的軟新聞,但是他們并不想在新聞聯播上看到這樣的新聞。因為,要想看這樣的新聞,可以看到的地方多了去了,何必勞煩新聞聯播這樣的輿論陣地來大材小用?新聞聯播應該做新聞,而不是其他。
      所以,與其花心思搞這種小清新,并“舉輕若重”地說,這就是驚喜,不如老老實實地想想,新聞規律在哪里,觀眾的需求是什么。雖然,新聞聯播本身的定性是明確的,但也應該注意新聞規律,也應該關注觀眾需求,這是任何目的實現的前提和基礎。當人們的消息來源越來越多時,新聞聯播的魅力就在于其硬新聞的報道和權威信息的發布。
      新聞聯播可以改進,任何節目的傳播都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完善。但是,這種改進不能偏離新聞聯播固有的軌道,自廢武功或舉輕若重,也不能在觀眾期待的重點上停滯不前,避重就輕。只有新聞聯播有更強烈的新聞意識和受眾意識,新聞聯播的改革才算邁進了一大步。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黃策輿、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