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七一社區(qū)        注冊

    無公函不接待,讓舌尖反腐“反客為主”

    冬月禾

    2014年08月25日15:28   來源:人民網(wǎng)-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

    在18省份的管理規(guī)定中,“公函制”成為公務(wù)接待的基本準則。國家工作人員如因公務(wù)外出需要接待單位接待的,派出單位需發(fā)公函告知接待內(nèi)容、時間、行程、人數(shù)和人員身份!盁o公函的公務(wù)活動和來訪人員不予接待”成為各省份的管理共識。(8月24日人民網(wǎng))

    “舌尖”腐敗的危害性無需贅言,甚至一個個“犯案者”,都可以說出個一二三來,但思想上的“高度認識”,依然改變不了“前腐后繼”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比如前不久,在福建省紀委對28家單位公務(wù)接待等活動的核查中,就有41人次被爆出超標接待違規(guī)違紀行為,被責令退繳相關(guān)餐費,而此時“八項規(guī)定”已出臺一年半有余,尚不用說更早的相關(guān)規(guī)定。

    接待腐敗固然可恨,但公務(wù)接待遠遠做不到“一棍子打死”。官方之間公務(wù)交流必不可少,既然客人來了,實在難以想象一到就餐時間就“各回各家”,主人家多少也應(yīng)有點“表示”。但問題也出現(xiàn)了,這個“表示”該當如何執(zhí)行?

    在含蓄的中華文化里,很難見到“客人主動要求留下來吃飯”,“客隨主便”是民間交流的黃金定律。然而在如今,主人看似有主動權(quán),卻有更多無奈,主要體現(xiàn)在接待標準上。標準低了,不僅自己沒面子,反而有可能讓客人覺得主人沒誠意,換位思考下,自己作客,看到高標準接待也會樂開花;而標準高了,主人家經(jīng)濟條件又不一定允許。因此,客隨主便,更像是接待禮儀中某方面的“喧賓奪主”,客人是考官,主人反而是考生。

    類似困境,官方交流中也有體現(xiàn)。反腐高壓下,并不是每個主人都還停留在趁機大吃大喝的幻想中,也有人擔心出“問題”。“擔驚受怕”邊沿,要是客人再不“內(nèi)斂”點,主人“難為情”下越過制度紅線并非不可能。而到頭來,報銷的事兒全在主人一方,“風險”更多地分流給了主人,客人早就拍屁股走人。換句話說,誰有“主動權(quán)”,誰就有苦難言。

    而此時,“無公函不接待”政策的出臺,可算緩解了眾多主人家的“燃眉之急”。一方面,接待一事,成了“客人”首先提出,這在傳統(tǒng)思維里很難想象,主客關(guān)系瞬間弱化,甚至客人身上還會有主人的影子,再聯(lián)想到舌尖“禁令”,誰還有心思在別人地盤上“撒野”?另一方面,盡管買單的是主人,但有了公函“保護”,自己依葫蘆畫瓢天經(jīng)地義,更有了理由嚴控標準,因為雙方都懂,吃吃喝喝都提前印在了那張紙上。

    為此,無公函不接待,實為舌尖反腐用上了“反客為主”策略,是頂層設(shè)計的智慧體現(xiàn),為主人客人一起沖破“人情禮儀”藩籬找到了新的依據(jù),如能貫徹好,舌尖腐敗定將不會長久。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黃策輿、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