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七一社區        注冊

    新華時評:法治政府當一諾千金

    2014年10月28日18:28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新華時評:法治政府當一諾千金

    根據氣象預報,本月底京津冀地區大氣擴散條件將變差,新一輪霧霾將襲來。置身霧霾的“來來往往”,有網民曬出一張15年前刊登大氣污染治理內容的報紙,引發了網絡上的共鳴。

    這則頭條標題印著“絕不讓污染的大氣進入新世紀”的老報紙網帖博得眾人一樂,政府部門卻不可一笑而過。在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大數據來檢驗政府的承諾有沒有兌現、完成了多少。“拍著胸脯打包票,時間到了沒結果”,這樣的事情與法治政府的精神背道而馳,也不能讓群眾滿意點贊。

    法治政府當一諾千金,言必行、行必果。多年來各級政府部門在環保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治理的速度與效果距離人民群眾的要求也有較大差距。

    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今天的承諾,不應變成明天的笑話。可歷史證明,有的承諾到頭來仍是空頭支票一張,笑話一個。例如,當年解決春運“一票難求”的時間表一改再改,令不少網民直呼“寒心”;承諾取締的亂補課,在有些地方仍不同程度存在。對于一些政府部門沒有落實的豪言壯語,有人戲稱:他們就像是在下象棋,目標總是“將將將”,將要怎么樣。

    公眾反對的是不計后果的大包大攬、有頭無尾的“承諾白條”。客觀看,有些承諾沒完全落實,原因是多方面的,板子不能全打在政府部門身上。例如,客觀看,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PM2.5等污染物的認識也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但作為老百姓的看家人,就要有敢擔當的責任感。說了的就要全力去做,承諾落實有瑕疵,要跟公眾解釋清楚,贏得大家的理解與支持,重新整裝再出發。

    與之相反,面對公眾質疑,當鴕鳥躲貓貓,置之不理,則會失信于民。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依法公開,這也是對政府是否誠實守信的有效監督。

    無信則不立。政府權力來自人民、源自法授。既要夙夜在公努力兌現承諾,又要做到對民坦誠真誠,這是建設法治政府的應有之義和必行之舉。(新華網北京10月28日電 記者徐揚)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