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七一社區        注冊

    安全事故“徹查追責”當成常態

    倪洋軍

    2015年08月18日14:2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發生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李克強總理8月16日在天津主持召開會議,部署“8·12”火災爆炸事故救援處置工作。他說,這起事故涉及到的失職瀆職和違法違章行為,一定要徹查追責,公布所有調查結果,給死難者家屬一個交代,給天津市民一個交代,給全國人民一個交代,給歷史一個交代。

    災難發生,我們的首要任務,當然是全力做好救援工作,但是,痛定思痛,絕不能漠視災難事故背后隱藏的責任問題。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以及近期一些地方接二連三發生的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再次暴露出安全生產領域存在突出問題、面臨形勢嚴峻。血的教訓極其深刻,必須牢牢記取。對于事故涉及到的失職瀆職和違法違章行為,務必要徹查追責,以告慰無故死難者。

    責任重于泰山。尤其是安全生產責任,更是事關百姓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責任,來不得半點馬虎,不能有絲毫閃失。各級各地必須始終做到警鐘長鳴、職責牢記。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一些地方,少數官員,只將安全責任掛在嘴上、強調在會上,缺乏過細認真、務實有效的統籌安排和責任落實,即便也會定期不定期的組織安全生產大巡查、大排查、大檢查,但也往往是形式大于內容的多,甚至有的還搞“假督查”、“假演練”,一些違規違章生產的企業,也常常是檢查組一來就“停”,檢查組一走就“開”,雙方玩起了“躲貓貓”。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官員與違規企業互相勾結,形成“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體,導致一些不法企業明目張膽地違規生產、違章經營,同時也留下了諸多潛在或明顯的安全隱患。

    事故發生,我們不敢也不能輕易妄議政府、棒喝官員,但是對于發現的各種責任問題,絕不能等閑視之,必須高度重視、深刻警醒。對于這次“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李克強強調,這次事故傷亡重大,教訓極其慘痛,國務院立即成立事故調查組,要徹查事故原因,依法嚴格追責、嚴厲問責、嚴肅查處,對涉及玩忽職守、失職瀆職、違法違規的,要一究到底,堅決處理,決不姑息。這充分表明了中央對安全生產的高度重視以及對事故責任堅決追究的鮮明態度,是對那些平時玩忽職守、胡作非為的官員以及企業的嚴正告誡,同時也提醒各級各地黨委、政府、黨政官員必須切實抓好責任落實,確保安全生產、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切實做到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

    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擔其責,就必須受到嚴格追責、嚴厲問責、嚴肅查處,必須要徹查到底,決不姑息,這是對法治政府、責任政府的必然要求。但是,“徹查追責”,絕不是僅僅在有了中央關注或干預后,才必須做到,也絕不能在發生了重大特大事故后,才啟動問責程序,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必須始終堅持、堅決做到,成為常態,形成高壓。要立足于平時日常上,建立健全日常巡查機制,并且要不打招呼、不留死角,隨時掌控安全生產以及責任落實情況。要體現在防微杜漸上,健全預警應急機制,加大安全監管執法力度,深入排查和有效化解各類安全生產風險,提高安全生產保障水平,努力推動安全生產形勢實現根本好轉。要落實在真查真辦上,對于發現的各種安全問題、責任問題,必須堅決做到發現一起,調查一起,處理一起,并且要在第一時間對社會公開,不讓謠言滿天飛,不讓“徹查追責”落空。

    不落實,就會落空。抓落實,需要的是能力,更需要有勇氣。“徹查追責”,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并不容易。一方面,需要有過硬的本領、務實的作風,另一方面,也是最最重要的,必須有壯士斷腕、鐵面問責的決心和勇氣,要能夠排除一切干擾,不留情面,堅決做到一查到底、一追到底,尤其是對于自然資源資產破壞以及生態環境損害的行為,要嚴肅追究、終身問責,促使領導干部以及企業時刻繃緊安全責任之弦,使“徹查追責”成為常態得到有效落實。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黃策輿、謝磊)
    相關專題
    · 倪洋軍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