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七一社區(qū)        注冊

    “雁過拔毛”式腐敗拔的是群眾獲得感

    唐榮軍

    2016年05月26日16:59   來源:人民網(wǎng)-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

    這段時間,打開湖南省紀委官網(wǎng)三湘風(fēng)紀網(wǎng),進入曝光臺欄目,可見全省各地整治“雁過拔毛”式腐敗成效顯著,多地對查處的“雁過拔毛”式腐敗典型案件進行通報,一時間,三湘大地響起誰在“雁過拔毛”組織就“拔”誰的“毛”的最強音。

    確實,對“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已經(jīng)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了。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加壓,許多腐敗分子紛紛落馬,大家拍手稱快。但是,相對于遠在天邊的大“老虎”,群眾對近在眼前嗡嗡亂飛的小“蒼蠅”感受更為真切。那些動輒千萬上億的違法金額,在許多群眾心目中,也許只是一個數(shù)字而已,但如果克扣群眾幾百幾千的“救命錢”,則無疑塌了半邊天。

    瀏覽查處的“雁過拔毛”式腐敗通報,里面的涉案人員官位不高,涉案金額不大,案情也并不復(fù)雜,多是一些盤剝克扣、虛報冒領(lǐng)、截留私分、亂收亂罰、吃拿卡要、欺壓群眾的問題。但從這些案件看來,官位不大權(quán)力大,金額不大影響大,案情不大危害大。有時,一個省部級高官的腐敗,對一名普通群眾的影響可能甚微,但如果一個村干部胡作非為,對他的村民可能是滅頂之災(zāi)。

    如,麻陽縣隆家堡鄉(xiāng)蠻溪村五組村民胡某因受災(zāi),縣住建局給其下?lián)芰?.5萬元危房改造資金,該村支部書記曾維龍卻將其中的1萬元用于村級道路的災(zāi)后重建。靖州縣坳上鎮(zhèn)勞保站原站長盧幫春,利用手中的權(quán)力侵占村民養(yǎng)老保險金1.7萬多元。瀏陽市普跡鎮(zhèn)古寺村支委委員、村委委員賴利飛,利用職務(wù)之便,侵吞種糧補貼1909元,低保金1740元。

    災(zāi)后危房改造資金、養(yǎng)老保險金、種糧補貼、低保金,這些都是群眾的“救命錢”“造血錢”。當群眾有困難的時候,基層干部不但不去雪中送炭、濟困扶危,反而落井下石、趁火打劫,這讓群眾心中何想?他們是感恩,還是懷恨?這個結(jié)論顯而易見。基層干部是黨和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其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在群眾心目中都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群眾的感情是樸素的,基層干部對他好,他就認為黨和政府好;基層干部對他不好,他就認為黨和政府不好。

    所以,我們決不能輕視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不正之風(fēng),“微腐敗”也可能成為“大禍害”。“雁過拔毛”式腐敗,損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眾獲得感,揮霍的是基層群眾對黨的信任。對基層貪腐以及執(zhí)法不公等問題,我們必須認真糾正和嚴肅查處,切實維護群眾切身利益,讓群眾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實際成果。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xué)習(xí)微平臺”
    (責(zé)編:黃策輿、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