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西奇
2016年08月08日16:1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8月4日上午,有媒體稱國家發改委8月3日在其官方網站發文表示商品房庫存較大城市,可采取 發放購房補貼、先租后售、與政府共有產權等方式促進居民購房。(8月5日新京報)
對此,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這是部門提出的下一步建議,并不代表一定會實行。盡管只是下一步建議,但平心而論,該建議確實不招公眾待見。面對網友質疑,國家發改委也是底氣不足,文章雖說還掛在官網上,可“購房補貼”的內容卻沒有了。
事實上,購房補貼已在多個地區實行過。去年,浙江樂清市出臺了《關于落實個人購房在地圖中查看財政補貼的實施細則》,規定4月30日至12月20日期間,網簽購房合同或辦理產權過戶的將可享受房屋成交計稅價格0.6%的購房補助。今年3月,遼寧沈陽市也發布了《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涉及稅費補貼等多項優惠政策。
從以上補貼方式不難窺見,無論減免稅費還是發放貨幣,減少購房者的支付成本已是不爭事實。既然購房補貼有摸得著的實惠,那網友對發改委的建議為何不依不饒?究其原因,恐怕不是網友不知好歹,而是這項建議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存在問題。
眾所周知,商品房庫存壓力大,一個重要原因是房價畸高,遠遠超出了人們的購買能力,導致眾多剛需群體只能望房興嘆。發改委不在降價上動真格,卻拿補貼做文章,如此建議顯然是舍本逐末。背離民意的建議,其科學性自然要大打折扣。如果付諸實行,非但達不到去庫存的預期效果,反而容易助推房價逆勢上揚。
另外,購房給補貼聽起來的確很美,至于能不能享受到,那還得打個大大地問號。畢竟,發放補貼也有規矩,不是想給誰就給誰的。由于受“本地戶口、收入水平、首套房”等多個條件限制,使很多人跟這項優惠政策根本無緣。毫無疑問,政府掏納稅人錢為少數購房者發補貼,既不公平也不合理,甚至有亂花公帑嫌疑。
不必諱言,商品房陷入大量積壓困境,當地政府和開發商都脫不了干系。因此,要真正化解房地產庫存壓力,讓政府唱獨角戲不行,開發商也應肩負起社會責任。否則,政府火急火燎地掏錢補貼去庫存,開發商按價不降坐等政府去救市,房地產市場想走出低迷狀態絕無可能。一旦坐視泡沫形成,開發商再想翻盤可就遲了。
相關專題 |
· 武西奇文集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