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四川蘆山“4·20”強烈地震七日記

    2013年04月26日18:4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通往災區的高速公路全部免費通行,保障運送傷員、災民、救災人員、物資等抗震救災車輛優先通行﹔成都雙流機場優先保障救災飛行任務……蘆山地震第一時間的應對,更加科學有序。

    經歷災難的磨煉,公民更加成熟理性。

    “不添堵、不添亂,給生命讓路,就是為救災作貢獻!”“非救援人員、非專業救援人員,應當盡量不要干預和干擾現場指揮人員的時間和精力。”網友們的理性呼吁,折射出社會的進步。

    地震之后,災區通話線路十分緊張。人們呼吁,要多用微信、短信聯系,把寶貴的信道讓給生命救援……

    浴火重生,多難興邦。

    從汶川到蘆山,中國再一次彰顯了應對災難的中國力量﹔

    從汶川到蘆山,中華民族再一次迸發出應對災難的中國精神﹔

    從汶川到蘆山,世界再一次見証了應對災害的中國制度優勢。

    多難興邦。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一部與自然災害抗爭史。雅安,曾是傳說中女媧補天的地方。但那畢竟只是傳說。而現實中,從汶川到玉樹,從舟曲到蘆山……在實現“中國夢”的前進道路上,中華民族一次又一次在歷史的災難中實現著歷史的進步。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同舟共濟,砥礪前行。

    災難中凝聚的力量與信念,必將化為強大的動力,向著實現“中國夢”進發!(記者趙承 張旭東 葉建平 朱立毅)

    (責編:吳斌、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四川省蘆山“4·20”7.0級強烈地震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