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貼近學生實際
連日來,新疆高校掀起“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熱潮,在石河子大學、新疆農大、新疆醫(yī)科大學、新疆師范大學等高校,舉辦征文、報告、主題班會、團隊活動、主題演講等活動,把主題教育活動推向高潮。
為開展好這項工作,自治區(qū)要求在教育過程中,要適應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習慣,貼近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實際去開展工作;要多用學生的語言,多用感人的事例,多講小道理,讓學生感到親近、有用、受益。
高校要發(fā)揮課堂主渠道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學術、科技、體育、藝術、娛樂活動,打造體現(xiàn)社會特點、時代特征、高校特色的校園文化。要多利用博客、微博、微信、QQ群、手機短信等多種途徑,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引導工作。
教職員工要學會講故事,多講貼心話,多做學生喜歡的事,把師生關心的事辦好。要從一件一件的小事做起,逐一落實。
新疆醫(yī)科大學大二學生尼格買提·玉素甫在他的主題征文中寫道:作為當代青年,要肩負起責任和使命,努力學習知識,掌握服務國家的本領,投入到“中國夢”的建設中去。
許多大學生在主題教育活動中表示,要用“中國夢”凝聚強大的精神能量,激勵自己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負重任的棟梁之材。(記者 施劍松 蔣夫爾 見習記者 李旭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