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延慶:“溝域經濟”改變“山綠人窮”

    學習貫徹十八大:用生態贏得未來

    記者  朱競若  余榮華

    2012年12月26日08: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鳳凰坨是京北的分水嶺,向東,流水入密云水庫,向西,流水皆入官廳水庫。

      改變“山綠人窮”,探索山區發展新路徑,北京把整條山溝作為一個生態整體,尋找資源特點,進行高水平規劃,發展“溝域經濟”,把生態保護、綠色產業、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現代化的村鎮管理融為一體。

      12月下旬,我們翻過冰雪覆蓋的鳳凰坨嶺,前往四海鎮。看看溝域經濟正給昔日清貧的山民,帶來怎樣的變化。

      山溝生態,整體規劃

      冰封雪嶺,銀裝素裹,眼前的山溝,猶如一張巨大的水墨畫。它東西綿延近50公里,靜臥著劉斌堡鄉、四海鎮、珍珠泉鄉3個鄉鎮,29個建制村。春夏秋三季,道路兩旁,山林青翠,谷底緩坡,花田如海,溝域的名字,就叫“四季花海”。

      南灣村,就在這山谷的中間位置,我們走進民俗戶閻振民家。

      老閻告訴我們,村里到京城,坐車要2個小時,過去山溝偏,整年見不著外來人,山上出點杏子、栗子,掙不了幾個錢。這些年,尤其是溝域經濟搞起來后,城里搞規劃的、搞林子的、搞花卉的、搞農業研究的,都到山溝溝里來了。今年一夏天,村里來了10萬多游客,一下把村里經濟帶活了。

      生態好,經濟差,是山區鄉鎮共同的困局。北京市經過調研,在全市7條經濟發展落后的山溝,開展溝域經濟試點。第一步,就是公開招標,立足生態文明,給整條山溝進行高起點的規劃,森林生態保護區、水源保護區、淺山保護區,分類指導;從山地旅游景區,到農戶庭院景觀,實行規范管理;從當前太陽能的推廣,到未來資源循環利用的新型農村住宅,進行整體規劃、分步實施。

      市委書記郭金龍說:“通過規劃,溝域經濟發展的理念更新了,境界提高了,視野拓寬了,產業升級了,農民致富有望了。”

    下一頁
    (責編:楊麗娜(實習)、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