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報早讀>>熱點·視點·觀點

    海拉爾近千農民工遭遇工資拖欠

    熱點解讀·調查:“菜籃子”項目成了欠薪工程

    記者  智春麗  白之羽

    2013年01月17日08: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王東旭承包修建的蔬菜大棚。
      資料圖片

    農民工們整理的工程項目款明細表。
      本報記者 白之羽攝

    核心閱讀

    近日,本報接到舉報,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春茗新農業經濟產業化園區修建蔬菜大棚,去年11月27日項目就已停工,近千名農民工卻遲遲拿不到工資款。他們多次找到工程承建方和開發商,對方的答復是拿不出錢。

    據當地媒體報道,該園區是“菜籃子”民生工程。一項旨在惠民的工程,為什么拖欠了農民工的血汗錢?

    修建蔬菜大棚4個月,近千農民工被欠薪

    1月10日,在北京一家地下室小旅館,記者見到了被欠薪的王東旭等9名農民工。

    小小一個房間,放了3張床,一個床位一天30元。9個漢子趴在床沿上簽名、按著計算器算工資款。不時有手機響起,都是工人催要工錢的。

    “哥們兒不好意思打,就讓媳婦兒打。”正在按計算器的楊立峰無奈地笑笑。

    王東旭斜坐在床上,露出半截綠色的粗毛線褲。有暖氣也得穿著,他說,腿凍壞了。去年內蒙古特別冷,12月初,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里,他帶著工人住在工棚,看守租來的施工機械。租賃費至今沒錢交。

    王東旭說,這次來了9個人,有包工頭,有領工,也有工人,海拉爾還有一部分人。去年8月到11月底,有20多個工程隊先后從海南中航鑫建筑公司呼倫貝爾項目部承包修建蔬菜大棚,粗略統計干活的農民工有近千人。按照之前的工程承包合同,他承包了200座冷棚,50座暖棚,可開工后由于場地一直不能落實,最后他的工程隊實際只蓋了14座冷棚,6座暖棚。工程量縮水,誤工損失很大。

    11月中旬,工程停工了,承建方中航鑫公司卻遲遲不撥付工程款,推說開發商春茗新農業產業化股份有限公司不給錢,他們也沒辦法。

    究竟差多少錢?記者在王東旭他們填寫的“工程項目款明細表”中看到,這次來的工程隊欠款合計金額為1644.18萬元,每個人都簽了字,按了手印。據王東旭說,這些錢里包括1348.08萬元工人工資款、之前交給中航鑫的保證金以及機械費。

    記者多次撥通王東旭提供的中航鑫公司負責人姜昌根和春茗公司負責人何長春的電話,無人接聽。記者又撥通了海拉爾區勞動稽查大隊一位楊姓隊長電話,他說,正在統計欠款的具體數額,據他們統計,拖欠農民工工資是470萬元。

    為什么差距這么大?王東旭說,主要是在誤工費上。他們認為,誤工是由于中航鑫沒有按照合同約定及時分配場地造成的,公司方應該承擔誤工費。

    下一頁
    (責編:楊麗娜(實習)、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