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黨報早讀>>熱點·視點·觀點

    近日本報調(diào)查顯示,超五成受訪者闖過紅燈,“中國式過馬路”折射國人缺乏規(guī)則意識

    解碼·社會心態(tài):捷徑心態(tài) 為何成風

    記者  馬  龍  楊  旭

    2013年01月17日08:46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

     

    闖紅燈折射國人捷徑心態(tài)

    潛規(guī)則滋生損害公共秩序

    曾幾何時,闖紅燈有了更為文雅的說法,叫“中國式過馬路”,還一躍成為網(wǎng)絡熱詞。破壞規(guī)則的行為冠以“中國”二字,難免叫國人心里不是滋味。但事實恰是如此無情——

    據(jù)媒體報道,在河北石家莊市的一個十字路口,“1小時600人闖紅燈”,信號燈基本形同虛設;本報14日刊登的社會公德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超過半數(shù)(51.98%)的被調(diào)查者“有時”甚至“經(jīng)常”闖紅燈。

    或許國人已經(jīng)習慣了“中國式過馬路”,但是對于外國人而言,如此高的自由度還是讓他們“眼界大開”。

    “剛來中國時,看到頻繁的闖紅燈行為,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回想初來乍到時的觀感,曾在中國留學的日本人松本浩治還是一臉驚詫,“在日本也有闖紅燈的現(xiàn)象,但沒有像中國這么‘壯觀’。”如今已在中國工作的他,也習慣了“中國式過馬路”,“別人過你不過,還挺傻的。”

    這樣的文化傳播并不值得驕傲,而其中所折射出的國人缺乏規(guī)則意識、愛走捷徑的心態(tài),更加值得擔憂。

    車輛在馬路上隨意加塞、并線、超車,就希望自己“超車一頭”;經(jīng)營企業(yè)不想著怎么研發(fā)產(chǎn)品、提升技術(shù),卻一味“拿來主義”,抄襲創(chuàng)意、克隆成果,各類“中國特色”的山寨產(chǎn)品讓人哭笑不得;考試升學不依靠日積月累、勤學苦讀,凈琢磨投機取巧,花錢買答案、辦假證、偽造成績單,以至于一些國外大學將中國留學生列入“黑名單”……

    如果說超車加塞、山寨成風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捷徑,那么暗度陳倉的潛規(guī)則則讓捷徑心態(tài)從地面鉆入“地下”,藏形匿跡卻貽害無窮。演員想得到一個角色不容易,除了樣貌、演技之外,或許還要滿足業(yè)務之外的要求;企業(yè)投標不靠實力靠關系,通過“公關”政府迂回作戰(zhàn),把公平競爭拆解為酒桌上的觥籌交錯;官員執(zhí)政務虛不務實,謀求升遷卻寄希望于走后門、抄捷徑,跑官要官,罔顧正常的選拔任用制度;而食品領域的潛規(guī)則,不管是三聚氰胺還是速生雞,都在“民以食為天”的訓條下“逆天”而為……

    有觀點認為,走捷徑或許提升了個人效率,但讓整個社會的齒輪處處卡殼、磕磕絆絆;無視規(guī)則的風氣,卻讓各種潛規(guī)則落地生長,讓公共秩序成為擺設,更讓身處其中的個體茫然無措、利益受損。

    下一頁
    (責編:楊麗娜(實習)、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