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干部論壇

    (代表委員問部長)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飯碗必須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記者  馮  華

    2013年03月08日08: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明天誰來種地?

    勞動力總量富余,要培育新型農民

    郭鳳蓮代表問:“新生代農民工占農民工總量60%以上,他們大多不愿回鄉務農。現在種地的大多是老人和婦女,明天誰來種地?”

    “明天誰來種地,確實是個新問題。從中國國情來看,不是沒人種地,而是這地由什么人來種;不是種不過來,而是怎么種得更好。”韓長賦分析說,目前我國農村勞動力的總量還是富余的,但結構上存在問題。青壯年勞動力大量離開農村,老人、婦女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農戶兼業化、副業化趨勢明顯。

    韓長賦表示,應對農業后繼乏人問題的挑戰,必須在穩定提高農業比較效益的基礎上,大力培育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讓更多的農民成為新型職業農民。另一方面,還要創新制度和政策,吸引一部分大中專畢業生和專業技術人員到農業領域大顯身手,發揮聰明才智。

    如何力爭農民增收“十連快”?

    對“三農”加強扶持,促增收四輪驅動

    來自農村的梁麗娜代表最關心農民收入,“目前,農民收入已實現‘九連快’,但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較大。如何保證農民收入實現持續較快增長,力爭‘十連快’”?

    “收入問題是農民最關心的問題。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韓長賦高興地談起3個數據:農民收入增幅連續3年超過兩位數,連續3年快于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比連續3年下降。

    韓長賦說,“要建立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在收入分配格局調整中加強對農業的扶持、對農民的支持、對農村的傾斜。”韓長賦說,“如穩定發展糧食生產,進一步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拓寬農民就業創業空間,增加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等等。”

    談到農民增收,韓長賦打了一個比方:“如果把農民收入比作一輛汽車的話,那我們就要四輪驅動促增收。其中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是一個輪子,農民外出打工的工資性收入是一個輪子,這倆是主輪子。還有兩個輪子是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目前占的比重還不大。只有四輪一起驅動,農民增收才能跑得快一些、遠一些,遇到困難和溝坎的時候勁兒能大一些!”

    (問題搜集:記者魏本貌、冀業、龐革平 視覺統籌:蔡華偉)  

    上一頁
    (責編:楊麗娜(實習)、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兩會萬話筒2013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