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設計才有大市場
在李寧公司發布年報的上一周,一個原本不為人熟知的本土服裝品牌“例外”火了起來。其“定制服裝”概念被網絡媒體熱炒,迅速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上演了一出一夜成名的好戲。
據記者了解,“例外”品牌的一夜成名并非意外。對大眾消費者而言,“例外”品牌稍顯陌生,但對設計師群體和精英階層來說,卻是非常熟悉。
該品牌創始人毛繼鴻和馬可的設計作品,早在品牌創立初期就被業內廣泛認可,在國外時尚圈也頗受好評。他們通過工作室和會所模式,為固定的群體服務,其中不乏貴賓級別的老客戶。“例外”的成功,印證了國內服裝品牌只要經營得當,完全有能力設計、生產出國際一流的產品。
“例外”引發的消費熱潮給本土品牌增添了更多信心,也為身處逆境中的體育服裝業帶來了些許啟示。服裝產業觀察家馬崗指出,“關店如果處理好了,就能將壞事變成好事。只有把行業存在的問題充分暴露出來,行業才有希望。加強原創設計,確定品牌定位,合理的銷售渠道建設,都是可供服裝企業選擇的出路。”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認為,本土服裝品牌的崛起有多方面的因素。服裝企業要對中國的文化和服裝有信心,對自己的品牌有信心,做最好的產品、最好的設計、最好的品牌。自己有足夠的自信才能影響消費者。另外,創新和銷售渠道建設也是不可缺少的。
中國服裝協會秘書長王茁表示,日益變化的市場和經濟環境,使我國服裝業以制造為主的產業優勢正受到挑戰,轉型升級已成必然。這需要企業在5個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實現從制造向服務的轉型;二是調整人才結構;三是注重品牌文化塑造;四是重新定位企業發展方向;五是確定國際化發展戰略。
王茁告訴記者,要實現這5大變化,人才是關鍵,其中設計人才尤為重要,要抓住消費者的眼球就要注重設計,注重品牌國際水平的營銷與管理。(王軼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