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走進災區“生命接力站”——記解放軍第37醫院軍隊醫療救治平臺

    2013年04月24日09:3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生命的呼喚,就是出擊的命令

    家住在雅安體育館附近的周志華怎么也想不到,8時02分他在地震中受傷,8時11分,第37醫院的醫護人員就來到了他身邊。

    周志華被診斷為胸、腹聯合傷,骨盆骨折,全身多處挫傷,傷勢非常嚴重。“如果醫生晚來一會,我可能就沒命了,是醫院的神奇速度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周志華感嘆不已。

    搶救生命,刻不容緩。

    由于地震發生在周六,醫院輪休的醫護人員大都住在醫院外的家里。“地震發生的一瞬間,我們每個人的第一念頭就是立即趕回醫院。”護理部主任朱永梅說。

    護士宋麗嬌的家距離醫院2公里,余震未停,她就穿著拖鞋往醫院狂奔。趕到醫院,只用了15分鐘。

    護士長楊麗娜,地震時3歲的女兒嚇得哇哇大哭,緊緊抓住媽媽哭著不放手。她安撫好女兒,急匆匆地趕回了醫院……

    就這樣,當天輪休的醫護人員迅速向醫院集結。

    作為擔負著川藏線衛勤保障任務的地區性綜合醫院,第37醫院始終保持著隨時能夠出動的戰備狀態。

    啟動應急預案,成立抗震救災應急指揮組,準備器材、醫療藥品……8時29分,院長楊人懿就帶著第一支醫療隊奔赴震中。9時02分展開救治,成為第一支到達重災區的醫療隊。

    在派出醫療隊赴一線救治的同時,醫院政委雷輝剛在醫院統一指揮傷員的救治、安全管理和災區轉接傷員的分診。

    8時20分,一對受傷的母子被家人送到醫院。緊接著,傷員從四面八方源源而至……

    解放軍總醫院的專家指導組來了,軍事醫學科學院的醫療隊來了,第三軍醫大學的緊急救援隊來了……第37醫院承擔起軍隊醫療救治平臺的使命。

    醫院廣場上高高飄揚的“紅十字”旗幟,成為災區群眾心中的希望。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四川省蘆山“4·20”7.0級強烈地震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