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創新,穩立場,勤踐行
——談青年外交官如何學習和貫徹十八大精神
知與行。報告的第三個突出特點即知行合一,在理論指導下強調踐行。沒有理論的學說,有如一盤散沙——無骨;沒有驗證的實踐,有如空頭支票——無信。報告言之有物、擲地有聲,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構建了有血有肉的“立體式”中國面貌。如進一步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首次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寫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并完善了社會主義事業各方面建設的理論依據。但報告并未停留在理論層次,而是將進一步提出了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的“八項基本要求”,將建國之初“摸著石頭過河”的試探與茫然轉化為更具前瞻性、更具科學性和更具實踐性的“海上征程”。通過五個“加快”、兩個“必須”、三個“更加”、一個“突出”等高頻率“敦促”詞匯體現黨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實踐指導。不脫離實踐的理論,才能最終通過實踐的檢驗,躍升為真理。注重知與行,懂得認知之后實踐的必要性,才是邁出奪取社會主義事業新勝利的關鍵一步。
報告糅合了歷史的厚重、創新的激情、人性的光輝、律法的莊嚴、理想的憧憬和踐行的鏗鏘。對于青年外交官而言,它像是一杯陳年佳釀,教導我們既不能醉心于目前的成績,還要學會利用“后勁兒”,譜寫更加絢麗輝煌的篇章。未來我們應該以外交崗位為依托,不折不扣地學習和貫徹十八大精神。
學習和貫徹十八大精神 ,要做到溫故知新。國際局勢波云詭譎,想在變局之中理清道路和明確抉擇,就需學會從前人的經驗中提煉精髓,汲取智慧,調動資源為我所用。遇到老題型,懂得從過去的考卷中找答案固然重要,但現實中我們常常會遇到棘手復雜的新問題,想要破解這些現代外交的新困局,就要結合時代特點把握問題關鍵,采用創新思維和方式,破荊斬棘走出新路子。正如禮記云: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但創新并非憑空臆造,而是順勢而為、應時而上。就如胡錦濤同志所說:“我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2007年寄語中日關系的“正視歷史、面向未來”八個字就完美詮釋了中國人的創新智慧。前段時間不斷升溫的釣魚島問題再一次考驗了中日兩國關系,如今我們既不能忘記前人出于中日關系大局暫時擱置釣魚島問題的政治智慧,更不能坐看領土橫遭他國竊取,這就需要新時期的新外交能夠稽古振今、有所作為。
學習和貫徹十八大精神 ,要做到“軟硬兼施”。目前國家關系空前緊密與靈活,想在多元格局展示中國外交風采和國家形象,就要學會發揮軟硬實力。一方面,如老子所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如何利用四兩之巧力應對外交棋局中動輒涉及國家利益的千斤之勢?要點在于立足于五項基本原則,把握和平與發展的主線,在國際平臺上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和理念,全面釋放“柔性”氣息。具體說來,應藉由人文交往的日益頻繁的契機,將一個具體的中國形象用“潤物無聲”的方式呈現出來,讓世界人民看到一個更加清晰和美麗的中國面貌。另一方面,應有針對性地宣示中國“強硬”立場和不可觸碰的底線,打消某些不懷好意的“小算盤”。現代國家關系中利益爭斗之激烈、手段之多樣,非一言可蔽。但無論如何,在涉及國家根本利益的問題上,明確立場、堅守原則、一步不退乃是重中之重。新世紀以來,國際體系不斷調整和重構,中國角色也由模糊走向清晰,如何讓中國能夠以更加醒目之姿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如何更加充分地發揮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作用,就需利用好軟硬兩條鞭子,一條聚攏人心,一條“驅鬼辟邪”。
學習和貫徹十八大精神,要做到求知重行。理論對于實踐具有指導和規范作用,新時期外交業務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對理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對完善和豐富理論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荀子曰“不聞不若聞知,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可見具體的外交工作崗位上,我們如何在提高理論水平的同時,緊密結合外交工作實際,做到學以致用更為關鍵。2013年4月2日,李克強總理在同加拿大總理哈珀通電話時表示要“不斷將中加戰略伙伴關系提升到更高水平”,此一句道出中加關系發展的下一個目標所在,李克強總理還進一步提出了四點切實可行的措施,這正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展現出的知行合一精神,為活躍在外交一線的工作人員指明了方向、確定了路線并做出了表率。當前中加關系已成為中國舉足輕重的對外關系之一,如何進一步構建和完善相關理論以及在使館具體工作崗位上踐行理論是每一個駐加外交官都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借北宋大儒張橫渠一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作為宏大外交畫卷的一塊小小拼圖,青年外交官更應立足當下,深入學習和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在傳承中創新、在立場上變通、在理論下踐行,為外交工作添磚加瓦,為祖國人民披肝瀝膽,為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鞠躬盡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