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報早讀>>熱點·視點·觀點

    上半年,有的產業陷入虧損,有的卻呈現爆發式增長

    經濟熱點·年中經濟觀察③:冰火兩重見生機

    記者  鮑  丹  白天亮

    2013年07月29日08: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產業發展冰火兩重天的背后,是我國產業結構的新變化,第三產業出現了令人欣喜的增長勢頭。應進一步推進結構調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讓困難產業走出困境,朝陽產業更上層樓

    鋼鐵陷入虧損邊緣、煤炭“黃金十年”結束、光伏龍頭企業接二連三收到資本市場“退市警告”、風機“老大”華銳陷入巨虧……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快遞業務量上半年增長60.6%,連續27個月增速超過50%;網絡購物呈現爆發式增長,增速遠超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幅。

    上半年,我國產業發展為何會冰火兩重天?怎樣看待當前產業結構的新變化?困難產業如何走出困境,朝陽產業又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結構出現新變化

    第三產業發展在增速上領先,在總量上已與第二產業接近

    不難發現,煤炭、鋼鐵、光伏、風電這些困難產業都屬于第二產業,而快遞業、互聯網商業等高速發展產業屬于第三產業。產業發展冰火兩重天的背后,是我國產業結構的新變化。

    統計數據清晰顯示,上半年,無論從增長速度、固定資產投資還是從就業數量看,第三產業都穩居三類產業首位。上半年,第一產業增加值18622億元,增長3%;第二產業增加值117037億元,增長7.6%;第三產業增加值112350億元,增長8.3%。第三產業在總量上與第二產業接近,在增速上領先。固定投資方面,上半年第二產業投資78052億元,增長15.6%,第三產業投資99382億元,增長23.5%。就業方面,第三產業從業人員自2011年以來已穩居吸納就業的第一位。國家工商總局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第三產業實有企業1013萬戶,首次突破千萬戶大關,占全國企業戶數的七成以上。

    整個服務業中,新興服務業表現尤為突出。6月份的數據顯示,郵政快遞、互聯網信息服務業、電信傳輸服務業、環保治理服務業及公共設施管理業等新興服務業的商務活動指數均保持在58%以上的較高水平。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認為,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第三產業出現令人欣喜的增長勢頭,與前一階段的調結構努力密不可分。以各地紛紛爭取的“營改增”試點為例,營改增消除了重復征稅,將二、三產業的抵扣鏈條打通,購買服務可以抵稅,大大激發了企業采購現代服務的積極性,使服務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好時機。率先試點的上海市,2012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首次突破60%,拉動經濟增長6.2個百分點。浙江省試點的第一個月,全省新辦試點納稅人5293戶,增加最多的是文化創意服務業,占新辦戶數的23.1%。

    從8月1日起,“營改增”試點將在全國范圍內推開,并將擴大至鐵道、通信等行業,服務業發展將進一步提速。

    “在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的背景下,第三產業發展正面臨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無論是政策環境,還是市場環境都有望不斷優化。”劉元春說。

    下一頁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