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七一社區        注冊

    接過阿爺和阿爸的槍——藏族戰士降巴克珠一家三代從軍報國的故事

    2013年11月05日07:56   來源:四川日報數字版

    原標題:接過阿爺和阿爸的槍

    變身“理論通”

    “我給自己制定的每一個目標都不算高,只要自己跳一跳就能夠著。實現一個目標后,再制定新的目標。”降巴克珠說。

    初到軍營時,由于普通話講不好,降巴克珠與戰友交流有困難。新兵班長于是托人為他買回了《新華字典》和《藏漢字典》,并每天利用休息時間教他學漢語。

    為提高他的普通話水平,連長趙宇要求他每天大聲朗讀報紙。“我最難忘的是第一次上臺評說新聞,由于緊張,我一句話也沒有說出來,是戰友一次次的掌聲鼓勵,我才開了口。我的每一次成功,都離不開他們的幫助。”

    每天晚上就寢前,他都留出一個小時時間,記錄理論筆記、整理日記心得,即使春節放假都從沒有間斷過。

    在新兵入伍訓練結束時,降巴克珠的普通話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這個基礎上,他對理論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008年5月,在學習向南林先進事跡時,他在自己的學習筆記本上寫下了“勤學多思、實踐結合、持之以恒”。憑著對創新理論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他反復通讀了三四遍《科學發展觀士兵讀本》、《軍營理論熱點怎么看》系列叢書,還隨身攜帶著摘抄了名言警句和重要理論觀點的筆記本。

    通過勤奮學習,2011年,在旅組織理論骨干授課比武中,降巴克珠被評為“理論學習之星”,并在同年考取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大專學歷。7年來,降巴克珠通讀了20余本理論書籍,記錄了近30萬字的讀書筆記、十幾本日記,并在網絡上發表文章40多篇,從一名當初說漢語都磕巴的“小八哥”,成長為名副其實的“理論通”。

    將軍手中的利劍

    爺爺和父親的兩枚軍功章,是激勵降巴克珠不斷超越自我的動力。

    憑著刻苦訓練和潛心鉆研,7年中,他先后被總政治部評為“全軍學習成才先進個人”,被全軍、軍區樹為“愛軍精武標兵”,被解放軍報評為“全軍百名好班長新聞人物”,被集團軍評為“學向南林先進個人”,被駐地吉林省通化市評為“十大杰出青年”,被旅評為“十佳優秀共產黨員”、“理論學習之星”、“軍事訓練標兵”和“抗洪搶險先進個人”,連續6年被評為“優秀士兵”,個人榮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所帶班被旅評為“基層建設先進班”,榮立集體三等功2次。

    “未來的路還長,畢竟我現在還只是一名軍官學院的學員。”面對一項項榮譽,這位鋼鐵漢子說,“不能做將軍,也要做將軍手中的一把利劍。”

    在平時生活中,盡管自己家也不富裕,降巴克珠卻總是主動幫助有困難的群眾。2010年9月,降巴克珠休假回家,得知村里老人澤仁次姆無兒無女、老伴去世、身體多病的情況后,就主動上門認澤仁次姆為干媽,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

    2012年3月,降巴克珠得知部隊駐地一名5歲的朝鮮族兒童李文俊父親去世,母親患有慢性心臟衰竭重病,主動捐出1000元錢,并帶頭在連隊發起“幫文俊、救媽媽、獻愛心”的倡議。軍地為李文俊母子倆募集資金5萬余元,幫助他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

    報效祖國,踐行諾言。藏族戰士降巴克珠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續寫著報國忠誠。(耿冉 記者 陳建兵)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